多完美!
在南广县的战场上也是如此。既然是此战的意图都即将达成了,马家军也没必要冒险了不是?
庞统觉得不需要。
虽然拿到狡狐人头的**,对他来说有些无法抵御。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迟迟不下决心,不让西凉铁骑去袭击狡狐本阵,也很好理解了。
所以呢,庞统抱着求稳的心态,目的很保守。
也可惜了,狡狐是抱着进取的心态。
一个是锐意进取,一个是求稳保守,目的不同,结局自然就不同。
狡狐大胆的扔出所有兵力,让战场逐渐明朗。
战场历经大半天的厮杀,曹军的兵甲之利和严谨的军纪,终于体现出来了优势。
依靠着血勇之气踏上战场的青羌叟蛮,在黄权督领的精锐之师面前,被杀得节节后退,离全盘崩溃也不远了。
其实也不能怪青羌叟蛮们。
他们从军征战的目的,不过是庞统扔下了钱粮,能让他们家人的日子过得好点。但是人死了,家人的日子就过得不好了不是?
退一万步来说,狡狐是打出了,剿灭一切站在马家军旗帜下蛮夷的口号没错,但他们的家人在越嶲郡、云南郡呢!
在朱提郡这里拼命干嘛?留着力气在家门口拼命,不是更合理吗?
带着这样的心思,军心不稳之下,能抵御得了军纪严明的曹军才怪了!
而李严那边,更加不济。
这个名号为南中都督的麾下,兵力也就四千余人,和宗预、黄封(寇封)率领的兵力差不多。
但是宗预的麾下都汉卒;李严的人马只有八百汉卒!其余的都是越嶲叟王高定的麾下,和后来从南中招揽的部众!
一汉当五胡!
自从汉武帝时期就打出来的汉人骄傲,并不是一句空话!
哪怕是大汉王朝走到了风雨飘摇的今日,全民尚武的骨气,依然在大汉有足够的土壤茁壮成长!花费大量钱粮打造出来的大汉雄狮,依然存在着以一当五的战力!
如此情况下,以硬碰硬,李严部又怎么能抵御得了宗预部?
而且李严和宗预两人,当初一起在刘表麾下共事多年,彼此都很了解,李严也玩不了什么诡计。
决定李严部败退的主要理由,还是越嶲叟王高定。
他是应李严的邀请,率兵来助战的,而不是李严或者是马家军的麾下。在部众中,他的意志是绝对的。
在看到战事不顺利的时候,这位越嶲叟王就有了保存实力的心思,让部众且战且退。
想想也对。
在南中之地,以实力为尊,拳头大才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