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的反应,是大怒而骂。
不光喷了招降使者一脸的口水,还扔出了一句恩断义绝的话“孤宁为魏王奴,不为马超上宾!”
的确,连南郑都被夺走,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投降给马超,就只能去投靠魏王曹孟德。不然,就是等着当俘虏被羞辱的哪一天。
凭借着这些年在汉中的恩义,张鲁迅速召集了许多死忠兵卒,扼守南乡险要之地,坐等马家军来攻。
还让阎圃亲自赶赴巴西郡,向曹军表示归降和求援。
已经顺利接替庞義,变成巴西郡太守的魏延,没有听从手下人劝说谨防有诈。而是让人禀报法正后,便当机立断的率军前往南乡城。
他的做法是对的。
当他堪堪赶到的时候,马家军也刚刚将南郑的骚乱安定,前锋庞德率军来袭。
曹军的介入,让忠于张鲁的兵卒,看到了守住南乡的希望;也让马家军变得有些举棋不定。因为马超与庞统的目的,是夺了汉中,而不是要和曹军开战。
战争这种东西,一旦爆发了,就会变得不可控。
万一引发了蜀中与巴中的全面大战,那么远在邺城的魏王曹操,肯定会率领主力来的。以马家军现在的家底,再一次大战,那就太艰难了。
所以呢,马超听从了庞统的建议,将张鲁的家眷和张卫都送去了南乡,做出了一个姿态。
他马家军不想和曹军开战的姿态。
法正接到魏延的传书以后,也调遣了兵马去支援南乡,和压在蜀中的边界。还让人以八百里规格传信给邺城。
嗯,张鲁已经被接到巴中来安置了。
跟随他来巴中的,还有南乡的黔首百姓。
以法正之智,不用等邺城的命令来,就能大概猜到曹老大的心思。
魏王曹孟德,磨刀霍霍向着幽州与并州,对汉中肯定不想再来一次大战的。在马家军表示足够的善意后,肯定也会放弃犹如鸡肋的南乡。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黔首百姓先迁走。
毕竟在上位者的眼里,黔首不是人,而是未来的兵卒、运粮的壮丁和源源不断的赋税。
怎么可能留给马超呢?
事实也如法正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