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拔不快的刺!
昔日的王佐之才,曹老大盛赞为“吾之子房”的肱骨,变成了不除不快的拦路石。
在野心的撩拨下,在对信念的坚持中。
终究,两人还是背道而驰,让二十载的君臣佳话,沦为后人叹息的悲鸣。
秋八月。
曹老大率军前往寿春,上表朝廷,让荀彧持节到谯郡劳军。
天子刘协无理由阻拦,许之,让荀彧奉命而行。
才刚到了谯,就被曹老大先斩后奏强制征调,上表朝廷,让荀彧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往寿春。
秋九月。
荀彧到了寿春后,与曹老大密会一夜,争执好久,不欢而散。
各自离去之时,曹老大一脸的愤怒与绝望,眼神中尽是冰冷。让人不经意瞄一眼,都能产生遍体生寒的感觉。
而荀彧则是驻足,看着曹老大头也不回的远去背影,蹙起的眉毛之下,眼眸中的各种情绪在交织。
痛心、悲戚、绝望、怒意、不甘、酸楚
将超二十载的情谊,都融化成为百般滋味,煎熬着心头,折磨着脸庞。
他终究,还是迎来了平生最残酷的现实,最讽刺的结局。
他一直坚信的,能**平天下乱臣贼子、还给大汉朗朗乾坤的曹老大,变成了天下最大的乱臣贼子。
这就是某选择的、殚精竭虑辅佐的雄主吗?
这就是寄托了,某此生所有抱负的大汉忠臣吗?
荀彧将花白了好多头发的脑袋,深深的昂了起来,将眼中的悲戚,投去了银月与漫天星辰,冀望着直达天听,得到老天爷的垂怜。
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深秋刻骨凉意,与无尽肃杀。
唉!曹孟德,已经回不了头了
良久之后,伴着萧瑟的叹息,荀彧慢慢催下了脑袋,徐徐迈开了步子。
几息之后,再度昂起的脸庞,已经决然一片;脚步的落地,也坚定无比。因为在此时,他心里也恢复了之前的信念,与恪守。
食君俸禄,当忠君之事!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无论如何!某,此生,终为大汉臣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