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撑一天,是一天。
只要撑到在幽州的刘备、在陇右的马超出兵了,巴中的危机就过去了。
是的,他觉得这两位肯定要出兵的。
刘备作为汉室苗裔,一直以匡扶大汉威望来拉拢人心。曹操若是变成了异姓王,那么,刘备就必须要出兵。
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刘备的心志。
而马超,只要刘备出兵了,他就会出兵。
不是为了唇亡齿寒,而是刘备牵制了曹军,就让他对关中有机可乘。
这两家出兵了,狡狐的兵力就算不调去支援,也会避免和巴中开战。毕竟曹军的底蕴再雄厚,都不能永不休止的三线开战。
尤其是,在荆州之侧,还有江东孙权虎视眈眈。
不过呢,黄权的话语刚落下,刘巴就提出了疑问。
他指出了黄权的提议,存在着变数。
幽州的刘备,上次在并州的大战,他已经损耗太多了!为了匡扶大汉的旗帜出兵,能出多少兵?
若是他的出兵,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就会影响到陇右的马超。关中之战同样损耗不少的他,看不到有机可乘的局面,是不会出兵的。
就算他不管不顾,在蜀中的凤雏庞统,也会劝住的。
好吧,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屋内这些才智之人,又变成了沉默。
也让刘璋,有了开口的契机。
“孤父子替天子牧民,在益州二十多载,不能给黔首百姓带来安宁,反而岁岁征伐不朽,让白骨露於野,实在惭愧。”
他不是直接开口说投降,而是在自责。
但是,就是这种自责,让主战的黄权、董和等人,都无言以对。
连一句安慰宽心的话,都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事实,是不能反驳的。
而且,他的这句话,让黄权、董和等人,还想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未来。
巴中为了抵御外敌,必然要征兵,也必然会加重黔首百姓的赋税。时间久了,民心还有吗?巴中的黔首百姓,还是继续拥护他们吗?
“就按公衡之言行事吧。”
刘璋挥了挥手,一锤定音,也是在结束相顾无言的沉寂,“若是他日无计可施,我军再做打算吧。孤,乏了。哎”
这一声叹息,又是落在了众人心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