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刘备与诸葛亮,没办法预料得到的是,他的盟友刘豹,就算是想来,都来不了了。
话说刘豹与刘备合流起兵后,便迅速将西河郡的朝廷官吏都拿下,稳稳控制后方后,便浩浩****杀入了司州的平阳郡。
一路堪称势如破竹,直到和河东郡接壤的临汾县,才被闻讯而来的曹军给堵住了攻势。
再后来,当时在关中的曹老大,让曹真督徐晃等将领引前军来防御,双方就陷入了胶状。颇有点互不打扰的怪异。
曹军这边,是因为曹老大率领大军去攻打刘备了,给曹真与徐晃的命令是防御为主。而刘豹的匈奴呢,一方面是不善于攻城;另一方面是打着保存实力的小心思。
他和刘备结盟,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罢了!
如今曹军主攻刘备军,他若是蹦跶得太狠,难免会引来曹军的重点关照。如此一来,岂不是变成了他损耗自己的实力,为刘备军做嫁衣?
无利可图的损耗兵马,但凡有点脑子的统帅,都不能这么干不是?
更何况,他自称为单于,还没有彻底让匈奴五部的首领承认呢!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巩固权力地位才是!
怎么可能让部下去无谓的死伤!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豹还拒绝了刘备派来请求出兵牵制曹军的意图。
所以呢,他也错过了,和刘备军一起瓜分并州的机会。
由于他的坐山观虎斗,让曹老大心无旁鹫的进攻刘备,最终变成了导致刘备军撤回雁门郡,让他品尝了唇亡齿寒的苦果。
魏公曹孟德,亲率大军返回河东,兵锋直指他驻扎的临汾县!
好嘛,他此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刘备军也不可能再次出兵牵制曹军。
然后呢,抱有侥幸心理的他,派了使者去找曹老大,求和。
说什么,只要朝廷愿意册封他为匈奴单于,他愿意引兵为前驱,兵分两路去攻打代郡和雁门郡。
甚至是去关中,协助夏侯渊抵御马超都行。
但是得到的回复呢,是曹老大让人将他使者,给割了鼻子和耳朵驱逐了回来。
刘豹对此,既是忿怒难当,又是恐惧有加。
咬了咬牙,率领麾下撤退到蒲子县一带,又让人将在平阳郡的兵马调过来,纠集了四万余步骑,以壮声势。
也再度让人给曹老大送去了一封书信,既是威胁,也是在求饶。
说什么,如今他麾下大军在此,实力足以与曹军一战,胜负两可之间!若是不想两败俱伤,那么就好好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