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只是为了做官?做官,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
小女子非男儿身,想不通这些问题,故而请教公子指点一二。”
丁修笑了笑:“姑娘这个问题有些泛了,在下一个人也代表不了天下读书人。”
“小女子再冒昧问一句,假如公子有朝一日做了官,是否会坚持读书人的风骨,公正廉明,两袖清风?”
听到这话,丁修不由心里一动,隐隐猜到了红袖的用意,或者说是遭遇。
难不成,她对官府有意见?或者说,她的死与官府有关?是冤案?
有了这个念头,丁修不由笑了笑:“在下也冒昧问一句,姑娘是因何离开人世的?”
“嗯?”
屋子里突然多了一缕寒气。
红袖站起身缓步走了出来,眼神冰冷地打量着丁修。
只是,凭她的修为,又怎能看出丁修的底细。要知道,当初辛九娘日日夜夜与丁修在一起,也只是隐有所猜。
“姑娘不必惊慌,在下并没有恶意。”
红袖倒也坦然,走到桌前坐了下来,纤纤素手执起茶壶倒了两杯茶:“公子请茶!”
“多谢!”
丁修端起茶品了一口。
随之赞叹了一声:“好茶!”
红袖突然又问了一句:“公子到底是谁?”
“在下不是已经自报过家门了么?”
“但公子并非一个普通的书生。”
普通书生,又怎么可能看穿她的身份?
丁修既然点穿了红袖的身份,自然也懒得再拐弯抹角,点了点头道:“不错,在下不仅是读书人,同时也是修道中人。”
“果然……”
红袖幽幽叹息了一声。
随之又道:“既然公子乃是修道之人,那小女子也就不瞒公子了。首先,小女子可以坦然地告诉公子一句,小女子从未害过人,也无害人之心。”
“嗯,这一点我信。”丁修点了点头:“只是,我想知道,伱为何这么做?你资助书生的目的是什么?”
红袖苦涩地笑了笑:“小女子如果说是行善,公子固然是不会相信的。
其实,小女子此举的确有行善的用意,但,也有另一半的因素,是想找到一个能够帮助小女子的人。”
果然如此!
听到红袖的回答,丁修倒也不意外,问道:“不知姑娘遇上了什么困难?难道姑娘是含冤而死?”
听到这句问话,红袖沉寂了好一会儿,方才眼圈一红,泣声道:“没错,小女子的确是含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