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乃是殿试第三名,但,这并不代表探花的学识弱于状元,弱于榜眼,有可能比他们还强。
这是一个传承了多年的潜规则。
一句话,探花郎,必须是文采出众,人才也出众者方才能获此殊荣,除非遇上一个眼神有问题的皇帝。
临行前几天,辛九娘亲手替丁修缝制了两件衣袍,让他带着着路上换洗。
其实,对于丁修来说,要去杭州实在是一件简单之极的事,御剑飞行,最多两个时辰就到。
不过,他也不急,就当一路游水玩水好了,所以还是提前了半个月出发,徒步前往。
一路上闲步信庭,这日擦黑时分,却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背着一个书箱,看样子也是去赴考的学子。
一般来说,各地书生去赴考大多都会结伴而行。
毕竟世道很乱,一个人孤身而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要么遇上盗匪,要么遇上野兽,甚至是遇上鬼怪什么的。
还有就是一路风餐露宿,万一染上风寒什么的,身边没个人照顾,运气不好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
自古以来,病死在赴考途中的学子可不在少数。
所以,很多同乡考生都会结伴而行,家里有钱的倒是不用结伴,但有书僮、家人、家丁之类的随行。
丁修之所以独行,是因为他有实力。但那个书生显然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错过了宿头,看他东张西望的样子,怕是在找能够借宿的地方。
毕竟这荒郊野外的,没点实力谁敢在野外随便找个地方睡觉?
于是,丁修走上前去招呼了一声:“兄台……”
那兄台闻声转过头来。
这一瞬间,丁修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响起了一段旋律: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看来,这应该就是宁采臣了。
只不过,这时候的宁采臣看起来还要年轻一些,毕竟是在剧情时间线之前。
一见丁修,书生惊喜不已,拱手道:“小生宁采臣,见过兄台。”
果然是他!
丁修也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宁兄,在下丁修!”
“难道,丁兄也在找那处民宅?”
“嗯?”
宁采臣说的这句话,丁修没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