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淡漠道:“这段时间,朝堂并不安定,扶苏提出的‘开源节流’,很多朝臣都有意见,尤其是让蒙毅去处理,更是惹得关东人心惶惶,弹劾文书堆积如山,地方官吏怨声载道,扶苏作为始作俑者,压力又岂会小?”
“如今关东的事已闹大了。”
“也有些推不动了。”
“但这毕竟是扶苏自己主导的,又岂能中途而废,若是戛然而止,或者灰溜溜收场,这对扶苏的威望,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这是扶苏所不能接受的。”
“这种政治层面的失败,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扶苏也承受不起。”
“然开弓没有回头箭,箭已射出,又岂能收回?”
“他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好让自己能从这泥潭中脱身,只是既想让自己的面上过得去,又想让自己的这次谋划,不以失败告终,这谈何容易?”
“所以就有了这次的事。”
“让皇室出来让利,来将扶苏主导的事,继续推进下去,同时借此来安抚朝臣,让扶苏得以体面的退场。”
说到这。
胡毋敬一脸鄙夷。
现在的扶苏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进退两难。
若是退缩,则露怯,日后关东还有谁会将扶苏放在眼里?甚至朝中的大臣同样会生出轻视,若是咬牙坚持,如今关东已被架在那儿了,若是胆敢再对关东动手,势必会引起关东的极大不满跟反抗。
到时天下会发生什么,可就难以预料了。
这同样不是扶苏能承受的。
最终只能是始皇出手,替扶苏收拾这个烂摊子。
一来让扶苏的主意继续推进,二来也保全了扶苏的颜面,三来扶苏毕竟是大秦储君,若是颜面尽失,实在太过难看了。
只是皇室让的利有些太大了。
但若细细一想,想让天下各方都满意,也唯有让出铸币权了。
不然,朝堂大臣不会同意,关东为蒙毅吓的诸官府也不会同意,那些一心反秦的势力,同样不会就此罢手。
这次皇室是不得不割肉。
虽然心疼,但只要能维护住扶苏,也只能咬牙接受。
闻言。
胡显若有所思。
他拱手道:“父亲看事明澈。”
“一针见血。”
“只怕事实的确如此。”
“扶苏之前脑袋一热,在关东弄个中转仓库,又兴冲冲的派蒙毅前去,想威慑关东,然蒙毅向来是嫉恶如仇,眼中不容沙子,一番动手下去,将整个关东吓得不轻,也连带着,关东各地官府怨声载道,甚至大有将关东逼到朝廷对立面的姿态。”
“如今扶苏已是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