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他们的死活,就没人关心过。
他们的诉求,也无人在意。
只是来咸阳后,却并无这种体验,反而得到了盛情的款待,要知道,这次到来的‘贤者’虽没有达到万人,也是高达六七千人,这数量也很多了,但官府依旧招待的很是贴切。
而且刚来几日,便一直有官吏来询问,并给出承诺,会对他们提出的事情,或者遭遇的不公,给出明确的说法,因而在这十天时间里,其实有大量人为官府说动,最终都放弃了参加这次的‘求贤会’。
当然最主要还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没那才能。
很多都是意气上头,最终来到了咸阳,后面冷静下来,加之官府听取了他们的诉求,自然顺着官府给的台阶就下了,所以在这十天里,每天都有人放弃跟退出。
最终。
真正留下来的只有不到千人。
陈胜见到这种情况,其实心中也不由打鼓。
他认为秦廷是在有意劝退,或者是有意让他们识趣离开,只是他家中田宅为豪强官吏霸占,官府虽将这些登记了上去,但还不知何时能解决,若是就这么回去,他心中终究是有所不甘。
故他后面几日,顶着巨大压力,继续坚持了下来。
吴广亦然。
他跟陈胜情况略有不同。
他是得罪了县佐,虽然这名县佐已为朝廷查处,但他深知县里的黑暗,仅仅处理一个县佐,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只能让县里的贪官污吏稍加收敛,等这股风头过去,定会卷土重来,还会更加变本加厉。
他来之前是抱着最坏的打算。
甚至想好落草为寇了。
因而在其他人陆续退出后,他根本就不为所动,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终于等到了今日的这场求贤会,而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甚至是大出意料。
扶苏并未给与他们‘为吏’的名额,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心中固然是有些憋屈无奈,但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样。
他跟陈胜及其他人的确识一些字。
但不多。
根本就支撑不了为吏。
没有这个能力,又岂能去强求?
若是真的为扶苏引荐为吏,固然能让他们喜出望外,而这同样会给秦廷招来很多负面影响,扶苏显然是考虑到了,因而根本就没做任何考虑。
一进到殿内,扶苏就直言了。
当时,他们都以为扶苏会对他们冷嘲热讽一番,甚至都做好准备接受一番奚落嘲笑,但结果却并非如此,扶苏对他们依旧很和气,并未有任何的不满,更没有带有任何负面情绪。
反而很是恳切的劝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