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翁子若有所思。
他知道李信之所以将此事告诉给自己,是因为李信跟杨氏关系亲近,当初李信能从军中脱颖而出,杨端和是帮了不少忙,所以李信才会这么沉得住气的。
他拱手道:“或许的确是我多心了。”
“只是末将实在见识浅显,想不到殿下日后会怎么解决,这可是八十万大军啊。”
杨翁子轻叹一声。
李信摇头道:“不知道。”
“但当年官山海政策出来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后续?”
“殿下既然能考虑的这么细致,并不可能因噎废食,更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利,损害将士的长久信任。”
“我等身为将领,按吩咐去做就行。”
“日后一切自会明了。”
李信并不想就此多说。
他也实不知该如何去辩解,用什么角度去辩解。
杨翁子也是点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殿下这一番操作下来,只怕军中士官都会积极的退伍,这对军中现有秩序冲击很大,甚至不失会彻底改变军队现状。”
李信笑了笑,道:“这未尝不是好事。”
“而且殿下说的没错,老秦人为天下付出太多了,理应得到该有的尊敬跟敬重。”
“平心而论。”
“殿下提出的办法是很有见地的,也很容易让人信服,军心定,天下安。”
“或许大秦真会因殿下而彻底安定下来。”
杨翁子颔首。
两人并未过多交谈,随后各自离开了。
不过扶苏对士官说的那番话,没有多久就传遍了全军,让人为之振奋之余,也是让很多将领感到了一些不安。
因为几乎所有士官都申请了退伍。
而且都上交了申请书。
在申请书上更是很详细的说明了行伍经历。
这让不少将领毛骨悚然。
他们直到这时才惊觉扶苏的用意。
他们前面都被扶苏的豪言壮语给惊住了,却是忽略了最为紧要的事,扶苏让士官主动申请退伍,并建议士官详细阐明行伍之旅,士官为了让自己能够从军队退下,自是将过去军中的点点滴滴,事无细巨的写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