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
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步就是为自己‘充电’和‘镀金’!”
“在李斯奉为真理的‘仓鼠之志’的驱使下,
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现有的安稳生活,
踏上了寻找能让他大展鸿图的时代舞台的征程。
于是,
李斯辞别老母、妻儿,踏上了求学之路。
李斯辞了工作后,便以平民的身份游历诸侯之间。
后来,
他听闻儒学大师荀子,
正在楚国兰陵县开设私塾,招募学生。
李斯便毫不犹豫地前往兰陵县,
希望能向这位名震六国的‘荀卿’大师,学习治国理政之术。”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唯有借助圣人教化世人,
才能‘使天下皆出于治’。
在治国之道上,
荀子又与其他儒学大师存在不同之处。
他不仅推崇儒家的‘仁’,
在吸收诸子百家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
这种独特的思想融合,
使他的治国之道显得更为全面和深入。
这也与后世封建王朝最常使用的‘儒皮法骨’的政策,相类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荀子兼容百家的教学理念,
使他以儒家大师的身份,
成功培育出了诸如李斯、韩非子等杰出的法家人才。
李斯学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