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愿意屈尊于杨仪之下。
可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
作为前军司马,
魏延其实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承担起断后的重任。
当初,赵云和张飞在箕谷之战和长坂之战中,也曾做过相同的事情。
退一万步说,
就算诸葛亮的命令不符合程序,
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依然是确保全军安全撤离五丈原,保留有生力量,
而不是沉溺于权力的争斗。”
“遗憾的是,
魏延因一时之气,
竟然无视诸葛亮的遗命,煽动军队制造骚乱。
这边是魏延放火烧毁栈道,那边是杨仪打通道路紧急回撤。
一边是杨仪上表称魏延谋反,另一边则是魏延上表反咬一口。
这头是魏延抢占谷口堵住杨仪,那头是王平出面斥责叛军。
蜀军内部是你来我往,当真搞成了一锅乱炖。”
“此时的汉军,
因内乱和后撤节奏的混乱,已经变得极为脆弱。
这应该魏军将其一网打尽的大好时机,
但他们却好像没看见一样,任由蜀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撤走了。
那么,司马懿到底在想啥?
后世有人猜测到,
应该是因为魏军从上到下都十分消极,司马懿本人也不例外。
他们的追击速度之慢、动作之消极,
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早在汉军撤退时,他们就烧毁了之前的营寨。
冲天的大火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告:他们已经撤出了这块已经坚守了三个月的土地。
熊熊大火无疑向所有人宣告:他们已经放弃了这块坚守了三个月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