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工业振兴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按说有李贞这个工科高材生在,想要完成初始的工业化应该是没问题的,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等真正做起来却发现是何其的困难。
首先是材料,别看大唐现在已经能制造大炮了,拥有了合格的炮钢。但那只是一次意外,是工匠们意外蒙出来的,实际上大唐现在的材料工业十分的落后(相对于工业大爆发时代来说),尽管这些年来李贞一直都是亲自上阵传授知识,问题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半吊子,教出来的学生又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好在他虽然不怎么懂材料,但基础理论却是知道的,经过多年的辛苦培训,他知道的那些理论依旧成功灌输给了学生们,现在这一批学生中已经成长起来,进入了工业领域,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唐的材料工业应该就可以呈现爆发状态了。
除了材料,还有设计,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李贞通常会画一些基础机械设计图给手下的工匠们,让他们进行推演改进。通过这种培训方法,如今已经有一部分老工匠们可以自己设计机械了,而且还设计的相当的不错,这是一个好现象。只可惜有一部分机械受限于材料的不合格,一直无法成功制造出来,比如蒸汽机。
之前已经说过,蒸汽机的设计图已经被李贞画出来,并且成功的制作出来了成品,但一直受限于密闭材料的不合格,因此不能正常使用。
想到这里,李贞又埋怨起材料部来(材料部:怪我喽╮(╯_╰)╭)。
除了材料和设计,工艺也是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工工艺好不好,直接关乎着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但这是李贞最放心的一点,大唐别的不多,‘八级工’却多的是——这时候的老师傅们的手艺比后世的八级工也不差多少了。
有各种各样老师傅们的把关,机械精度是李贞最放心的一项。只是有一些工艺需要特殊的刀具加工,但材料工业不发达,自然就没有合适的工具,于是李贞又埋怨了一下材料部(材料部:随便你吧,爱说啥说啥去吧……)
如果说工艺是李贞最满意的,设计是李贞比较满意的,材料是李贞所期待的,那动力或者说燃料就是李贞最不满意的了。
当然,大唐不是没有上等的煤炭,比如晋阳(太原),整个晋阳别的不多,煤炭资源却是相当的丰富,光是大型煤矿就有好多个,这让李治和兕子(晋阳公主李明达,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比长乐公主都要受宠,可惜十二岁那年夭折了)发了大财。他们两个人的封地都在晋阳那一片(李治是晋王,李明达更直接就是晋阳公主),如今随着煤炭的开发,两人都成了彻头彻尾的大土豪,光是税收就能收到手软,何况两人名下都有不少的煤矿,更是财源滚滚。
只是煤炭虽然多,但工业可不只有煤炭就行的,除了煤炭之外,还需要足够量的石油。只是中国虽然也有油田,但那都是高难度不宜开采的深层油田——至少以当下大唐的工业力量,是开采不出来的,其余的都是小型油田。
何况就算有油田,但石油可不是只要开采出来就能直接使用的,那是需要经过n次工业提炼才算是成品,而这正是大唐做不到的——至少石油分化所需要的催化剂,就不是现在就能弄出来的,根据李贞估算,就算有自己这个挂,想要弄出催化剂来,至少也得需要发展五十年时间。
李贞一直都想寻找一种石油的替代品,原本李贞的打算是酒精,但他的土法蒸馏酒精技术实在是不过关,到现在李贞弄得最高纯度的酒精也不过才七十多度而已,点燃肯定是能点燃的,用来做燃料却还远远不够,只能当成医疗酒精以及烈酒使用和贩卖,反倒是赚了不少钱,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原本李贞是打算继续提高蒸馏技术,至少要提纯出九十度以上的酒精,但现在看来,貌似不用了呢,自己好像找到了更合适的替代品了——这油灌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含油植物,而且刚才李贞闻到了燃烧的味道也不像是植物油,反而更像是生物柴油燃烧的味道,如果能将里面的油提炼出来,或许就可以制造出纯正的石油替代品,
也算是圆了自己的石油梦。
有了石油,自己的大部分计划就可以展开了,大唐的工业也会进入飞速发展状态之中。
雨林中的大雨可不是一般的大雨,用瓢泼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如果放到大唐,至少也得是几十年一见那一级的,这要是落到长江黄河里,估计两条大河都要崩溃。
别的不说,就说山谷中的那个小湖吧,水量至少就上涨了三分之一,好在这个小山谷的地势比较高,少年军这才避免了被水淹七军的‘惨祸’。
不过雨林里的雨虽然大,但持续时间并不长,只是下了三天时间而已,等第四天早晨,就又是一个艳阳天。
“殿下,这大雨终于停下来了,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当然要走了,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天,我浑身难受的慌。”对着太阳,李贞伸了个拦腰,狠狠的打了个喷嚏,将这些天体内积郁的霉味全都给喷了出去,痛痛快快的深吸了一口气,混合着泥土清芳的清凉空气灌入肺中,然后李贞又打了一个喷嚏……
故意无视房遗爱那想笑又不敢笑的面孔,李贞道:“吩咐下去吧,命令所有人都立刻开始收拾行装,我们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