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心中想不通,更不愿意的三韩之人不在少数。
只可惜部落首领带头投降了,而他们短时间内也没人出来组织他们与之对抗,所以也就只能是暂时随大流了。
可是如果给他们一次活下去的机会,继续杀高句丽的人给死去的亲朋好友和部落族人报仇,相信到时候人数也绝对少不了。
三首领带了几个人去前面劝降。
同时孙权这边井阑之人也是上去了几个视力好的士兵。
三首领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他的智商完全超过了那位以三韩第一智者,以三韩部落大联盟军师自称的二首领。
虽然双方互相劝降没有成功,都是互相破口大骂一番,但是防线上的大概防守力量还是被三首领给旁敲侧击的“诈”出来了。
等三首领回来之后,和井阑上面观察的士兵看到的情况一对比,马上就明白了防线上面的布防。
敌方这个布防其实出发点是好的。
后面高句丽骑兵在防线后面压阵就不用多说了,那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走。
而主动投奔高句丽的大首领和二首领的部落,因为人数最多,才被放在了前面。
两个部落不愧是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有近九万勇士,另一个也是八万出头的勇士。
三首领现在可也只带着六万出头的勇士,远远少于他们。。
可想而知前面二人的部落是如何强大了。
他们此刻就占据了防线上面三韩之人总数的一大半。
剩下还有数万就是其他部落的人了。
而且看得出来,这两个部落都在保存实力,有事肯定是让其他的部落上了,要不然其他那么多部落加一起都已经不足十万人了?
而这些人可能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被特意安排在了中间。
想往后退,那有高句丽的骑兵在,死路一条。
想要逃走,前面有两大部落在前面挡着,也不行。
不过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防线那边的情报有些出入。
因为孙权的观察兵看到的数量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