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杨龄所言,本来晚上大营内外都是安排了不少哨兵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让敌军轻而易举的直接摸了进来,而且还到了粮草和其他重要的地点。
而事后杨龄也派人去那些哨兵的位置去查看了,但是并没有发现哨兵的尸体,所以到目前为止,杨龄都没有搞明白,敌军到底是怎么悄无声息地杀掉哨兵的,而且哨兵都没有办法发出任何警示。
听到杨龄的话之后,其他人也是沉默了,这算怎么回事?
这让他们该怎么防守?
随后众人的眼光都转向了蒯良这位荆州有名的智者,希望他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而蒯良看着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顿时也是觉得压力有点大。
他虽然智力很高,但是都是关于处理政务方面的。
用计方面也只是读过一些兵书战策,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结果现在的情况是,手下的士兵和将领,连敌人是怎么解决哨兵的都不知道,如果后半夜对方再杀个回马枪可就遭了。
对,回马枪。
蒯良赶紧对刘磐提议,让大军撤退二十里重新扎营,以防敌军再来一次夜袭。
刘磐听后也觉得有理,就下令,全军收拾东西,趁夜后退二十里了,来到一个小河边扎营,同时命令手下的士兵分成两拨,一个时辰一换,随时都有数千人保持着警惕,然后营外派了数百哨兵,以防偷袭。
这也是蒯良后来又想到一个问题,刘晔手中的弓箭手可是很多的,就算杀个回马枪,不冲进大营来,只在外边射火箭自己也受不了啊。
于是就建议在水边扎营,然后外围多派哨兵,而且还要把哨兵派的远一些,甚至找隐秘的地方躲起来。
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再被偷袭。
一旦刘晔军来偷袭就可以提前一些得到示警。
嗯,蒯良这一点考虑还是相当周到的。
只可惜刘晔的目的只是让他把其他两万士兵招回来,并没有打算再次夜袭,因为他要把荆州军放进来打,给后面的孙权创造机会。
现在既然刘磐的大军后撤了,刘晔连夜把县城里的百姓也撤走了一批。
早几天在荆州军到来之前,刘晔就在县城内和周围乡下张贴告示,让县城周围的百姓能去亲朋好友家的就去借助一段时日,到时候可以凭借县衙开具的证明来领补助,出去一天就有一天的钱粮补助。
所以荆州军到来的时候,城内的百姓已经少了大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