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车和弓箭手,停在了距离防线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这个距离是安全距离。
以三韩和高句丽的弓箭水平,射程还没有达到大汉的普通水平。
大汉正规军的弓箭,有效射程在一百步到一百二十步之间。
所以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足够安全了。
而孙权一方,改良后的弓箭,射程基本上是保持在一百五十步以上的。
所以在这个距离之上,抛射还是很有威力的。
投石车更不用说了,至少二百多步的射程,完全可以把防线轰个稀巴烂了。
不过孙权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让三首领去劝降,顺便打探一下防线上面防守兵力的组成。
同时孙权还让后方推上来两个井阑。
井阑这东西一般由很多粗木制成的架子,有几十米高,上面还可以站着弓箭手,用弓箭射击敌人。
不过孙权的样子倒不是为了射杀敌人,而是为了上去看清敌军的防守力量是如何分配的。
三首领曾经说过,其实在那些部落里也有些人不满大首领和二首领,甚至同他交好的两个部落,很可能会投降过来的。
只不过因为当初三首领带着整个部落的族人,实在是不敢冒险,所以就没敢联系任何人。
不过三首领还是希望孙权可以给其他部落的人一次投降的机会。
而孙权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只要投降就好,那以后都是大汉的子民,更是孙家的治下百姓。
不过孙权表示,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免死,但是有两个人却是必死无疑。
三首领当然知道孙权说的那两个人是谁,所以他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在他看来,当时哪怕就是去投奔公孙度也不能够投靠高句丽啊。
三韩和公孙度,都是被高句丽入侵,仗都打了快两年了,三韩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高句丽手里,结果一夜之间,仇人却变成了主人?
相信心中想不通,更不愿意的三韩之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