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策刚刚大婚不久,而且需要坐镇丹阳郡征南将军府,不可轻动,所以最后带兵的任务又落在了孙权的身上。
以孙策的性格,可不是能坐的住的主,自从一统江南之地以后,都已经好久没有上过战场厮杀了。
这已经让孙策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快生锈了。
不过现在正是孙家高速发展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暂且忍耐。
就算他想亲自上去和别人斗将,但是都没有机会。
南方没有什么武力太高的人,唯一几个能让他一斗的,还都不在,所以下面的那些大将就足够应付了。
好在以前有太史慈,后来有黄忠不时的练练手。
在太史慈北上,黄忠跟随孙权走了以后,就只剩周泰能和他大战百合了,后来又来了一个魏延,才让孙策暂时还能忍耐下去。
可是切磋可是和战场厮杀,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知道孙策还能憋多久。
不过光论一对一的斗将,在南方能伤到孙策的人,还真不好找。
也就甘宁和曲阿小将,以及传说中的沙摩柯才有可能吧。
而这一次,以前跟随孙权的那些小将,就不再跟随孙权南下了。
这次带一些新投靠和新招揽来的人一起去。
最后经过商议决定,三万山地步兵三千骑兵,以及七千海军,总共四万大军,从九真郡和日南郡往南往西进攻。
而在大军身后,则是有很多郡县之兵和地方官员跟进。
四万大军主攻伐,剩下安定地方交给后面的人。
随军军师则是陆逊和蒯越。
骑兵大将是黄忠。
其他将领有徐盛,潘璋,魏延,李严,邢道荣,文聘,李通,苏飞,陈应鲍隆等。
交州士家那边,到时候也会有两三个族人担任偏将,跟随大军一起出发。
徐庶需要在孙家处理一些事情,马忠则是完善各地的暗营情报网,这次都没带走。
大军由陆逊率领先行前往交趾,孙权带着黄忠和蒯越则是再度去了鹿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