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孙权,孙翊,周瑜,陆逊,张昭,庞统,华佗,张机。
孙氏三兄弟,三大智囊,内政第一人和两位神医。
至于法正,李恢这样也足以称作智囊的人,因为新投,还算不上核心人物。
其他几人,对于孙策和孙权说出的孙策去北疆,和孙权去南蛮的事情,开始也是大吃一惊。
不过随后在孙权给出了解释之后,其他几人也是没了什么意见。
不过对于二人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视,开始讨论将领和兵力的配置问题。
最后经过众人一番商议,决定孙策带着孙翊去辽东,参加对异族的战斗。
那边因为有了徐庶出谋划策,所以周瑜就不用去了。
周瑜要留下来坐镇大本营,同时还要防备寿春的袁术和吕布。
吕布虽勇,但是没有谋略,更重要的是,他兵力太少。
至于袁术手下那三四十万的兵力,众人都不是太担心。
那些兵力的素质战力参差不齐,还没有孙家这边的郡兵战力强呢,更不用说正规的战兵了。
所以孙策就准备带一些武将过去就行了。
不过程普和韩当两个幽州人,肯定是要带走一人,到时候孙策不在的时候要坐镇北疆。
徐庶现在已经两年都没有回来了,在打大半年仗,可就要三年了。
所以徐庶明年过年肯定是要回来的。
这个事情孙权是没有遮掩,直接说出来的。
其他人也知道徐庶事母至孝,这次主动留在北疆也是无奈之举,那边必须有一个孙权信得过之人,而且还要能够压住公孙瓒的人留守,所以只能是徐庶。
徐庶为大局考虑,孙权也必须要为徐庶考虑。
徐母那边虽然每次都会送去大量的赏赐,还有徐盛母子不时的过去陪伴,就是孙权有时间了也会去看望一下徐母,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关心,都不如徐庶亲自回来过年来的好。
作为孙权下面第一位智囊,和大管家,徐庶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且对于徐庶的能力,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极为佩服的。
现在看到孙权如此为手下着想,其他人也都是暗自点头。
除了徐庶,其实马谡,向宠,甚至是田豫,也都可以出谋划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