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把部队的指挥权完全放权于他,这是相信他公孙瓒能够打好这一仗。
可要是最后没能全歼敌人,甚至还怕你跑了不少,这怎么能对得起孙权的这份信任?
而之后又怎么可能再有独立领军的机会?
好在众将提前发动冲锋,全歼了敌军,一个人没跑了。
为了表示感谢辰韩和弁韩做出的贡献,公孙瓒奖励了他们一些粮食酒肉和药物,并且派出随军的军医去给他们部落的伤兵治疗。
对于这些公孙瓒不用再向孙权请示,作为主将这点权利还是有的,否则不就变成了无权了?
更何况这种事情早就在最初开会商议的时候,就得到了孙权的首肯。
孙权让他自由掌握奖惩这一块,对于这些三韩之地的部落之人,只要不过分就行。
公孙瓒也是事前详细了解过这些部落的处境的,所以给出的奖励数量,也是刚刚好。
不多,但也不少,正合适。
其他那些部落的人,因为部落都已经没了,军中也就只剩下他们出来之时所带的那些粮草,这么多天和高句丽大战,也是消耗的差不多了。
马韩三大首领当初答应给他们提供粮草,确实提供了,但是每一次都是根据他们部落的剩余勇士的数量来给,而且每次就只给三天的量,多一两粮食都不会多给你。
这也让辰韩和弁韩的人更是心里憎恨又多了一分。
更加坚定的要转投公孙瓒了。
因为马韩打得什么主意,他们这些部落首领岂能不知?
虽然部落没对方大,但毕竟他们能够做到部落首领之位,就没一个人能是傻子。
再加上每次高句丽进攻的时候,被派到最前面交战的多数都是他们这些辰韩和弁韩的部落。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多死一点人,保留马韩部落的实力,同时还可以少提供给他们粮食吗?
你要是一个部落的人全都死了他们才高兴呢。
一点粮食都不用给了。
而且事后要么假惺惺的惋惜一番,然后随便给你一点饿不死的食物,让你当个废物。
要么就去直接把他们这些在后面指挥的部落首领直接轰走,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