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原来的老兵和新兵共同行动。
相信有这些老兵的言传身教,新兵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
而不出所料,当魏延和赵云率领的前锋大军出现在海边并且登上了海岸以后,那些弁韩的百姓全都是傻眼了。
他们倒是从部落首领那边听说了公孙瓒从海上去了马韩南部的事情,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公孙瓒又从海上来他们弁韩啊。
早知道,公孙瓒就那么一点兵力,防守三韩的十五万大军就已经够吃力了,怎么可能几乎是全军出动,直接来进攻他们弁韩?
这也是弁韩留守的各个部落小首领看到三万公孙瓒军,才有的猜测。
各部落大首领二首领几乎是随军去建筑防线了,部落里只留下三首领或者四首领之类的。
在上岸之后,魏延轻车驾熟的派出了很多股骑兵小队,直接在向导的带领之下,往远处撒了出去。
这是侦查附近的地形还有敌情的,顺便抓一些俘虏回来。
今天因为是阴天,所以海边打渔的人几乎没有。
孙权也懒得用太多人去抓那几个零星的渔民。
反正上岸之后找到弁韩的部落,就肯定能找到人。
魏延和赵云,往陆地上扩展,很快选择好地形,建立警戒线,然后开始让步兵建造营地,骑兵则是负责守护。
当孙权在天黑之前,率大军登岸之时,营地基本已经建设好了,并且已经开始准备晚饭。
在帅帐里面,魏延和赵云在向孙权汇报着得到的情报。
因为附近有两个小部落,所以看到大量骑兵出现之后,除了逃走百余人之外,剩下的都直接在向导的劝告之下,选择了投降。
更巧的是,向导里有三个人,以前还是这两个部落里的族人,只不过几年前打渔发生意外才流落到济州岛的。
通过这三个向导,不仅轻松拿下了两个部落,甚至还弄清楚了弁韩这边的情况。
正如当初开会的时候预料的一样,不只是弁韩,连北面的辰韩也是没有多少青壮留守部落。
马韩有十万大军在那边防备公孙瓒,弁韩三万,辰韩两万,共五万人在防备公孙瓒东进。
而其余三韩绝大部分的青壮都是在北面同高句丽大战,剩下的青壮真的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