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李四作为某个步兵师的一员征战南洋,那么他很可能可以往家中寄回手表、怀表、钢笔乃至照相机之类的战利品。
柿子要挑软的捏倒是没错,但周长风觉得印杜的人力资源太充沛了,有足足3。8亿人口,历史上在大战期间动员了大约250万人参战,而且也不是极限。
“唔……主要是对澳洲和对印杜的策略,我想我们应该敲定战略大方向,不能再随意更改了。”
不过朱士堰还是对这些人保持警惕,所以拒绝采用这种办法——那没办法,太上皇不同意,皇帝也没辙。
在朱泠婧看来,现在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民众的斗志和精神,鼓励一下极右派系、释放一些被捕的家伙。
国民共和军在战役初期有十一个师级单位被全歼或重创,损失惨重,随后战线从斯摩棱斯克退至莫斯科一线。
在12月9日爆发的一次战斗中,雪绒花们硬是把两门GebG36型山炮分解为零部件,背负、吊运到了绝壁之上,在山巅居高临下轰击英军补给站和野战食堂,创下了以一人坠崖为代价毙伤英军二百二十多人的神奇战例。
西伯利亚防卫军算是傍上了大腿,吃了败仗的军官们摩拳擦掌,叫嚣着要给那儿的国民共和军打得落花流水。
原本驻防开罗的英军第50步兵师和之后抵达的南非第1步兵师组成了一支远征军,穿过土耳其领土直扑巴库。
不论是大明陆军内部还是民间风气,实际上都在向着更积极进取的方向转变。
黄袄裙、白披肩,朱泠婧今天的暖色调穿搭看上去很温和,她很随意地靠在椅子背上作思索状。
一名典型的大明陆军步兵通常来自于农村,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不缺劳动力,所以让其中一个男丁(往往是年纪最小的成年儿子)去从军。
而且民间也是一样,不考虑文人墨客洋洋洒洒吟诗作赋,实际一些,大明广大乡村地区现在已经逐渐流行起了送丁当兵。
但现在因为情况超出了预期,所以许多人要求改变原有策略,放弃进攻澳洲,又或是转而进攻印杜。
她接着说:“至于对英印作战,可行,但得等澳洲状况落定再说。”
这种人比较容易拿捏,是很好的扶持对象。
而且他们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中,信心满满。
稍作休整以后,岭北军便迅速组织了一支远征军,以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野战重炮旅为核心,再辅以六个团的仆从军。
紅鷹軍团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其所属的第4山地师和第33步兵师及时摆开了阵势,战斗在希尔凡及其周边地区爆发。
朱泠婧也收了笑意,不咸不淡地开口道:“攻澳是大棋局中的关键一子,不能停。”
而伊利亚-叶戈罗夫中将则和大明方面眉来眼去,在大小事务上都相谈甚欢,这对于地方军民而言无疑是好事,至少免去了兵戈之灾。
以进攻澳洲来引诱美军舰队在军事上是有替代方案的,比如进攻威克岛或中途岛,但在政治上却是唯一方案。
初期,在中太平洋地区以守势为主,对西南太平洋地区以攻势为主,围澳打援,尝试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之后则在中太平洋地区转为攻势,尝试进攻夏威夷,夺占瓦胡岛。
上一次,西伯利亚防卫军派来的部队也意图劫掠伊热夫斯克,最终因为轻敌蛮干和准备不充分而兵败城下,只能悻悻撤退。
“注意调养。”朱泠婧的右手支着脸颊,笑吟吟地问:“要不去太医院看看?或者朕给你拿脉望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