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灵田错落有致的分散在碧波潭四周,也需要专门的修士照看驻守。
碧波潭是仙霞坊附近最好的灵脉,距离仙霞山也近在咫尺,是陈玉华经营仙霞坊的根本。
为了能长久的经营下去,陈玉华已经准备在碧波潭附近建立城镇,迁移凡人开垦田土。
经过三十年发展,虽然有妖兽之乱,但仙霞山上凡人数量也翻了一倍,已经有四五万人口。
这些凡人已经适应了南荒的生存环境,只要有修士的保护,就能在仙霞坊附近繁衍生息。
陈玉华已经决定等新城建成后,迁徙三万多凡人到碧波潭外。
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就算是以后一时失利,也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一代代修士,靠着数量众多的低阶修士,将灵山、灵脉牢牢守住。
仙霞坊外的凡人都是修士的后代亲族,他们的血脉非常不错。
故而碧霞镇仅仅三万人口,每一次间隔五年的测灵会上,都能检测出几个有灵根的孩子。
提供的修士几乎与二十万人口的九华县差距不大,远超六万人口的赤曜县。
最近三十年,陈氏族人依靠云鲸兽船队,也迁徙了一些俊男美女来到仙霞坊,与坊外凡人大规模通婚。
虽然因为不适应仙霞山炎热的环境死了不少人,可是也成功的将家族血脉散播到碧霞镇。
家里道途无望灵根不好的修士,也在仙霞坊大规模的娶妻纳妾,与仙霞坊散修联姻。
到了如今,仙霞坊外五万人口,已经有一万多人身体中有陈家血脉。
而只要陈玉华将这套策略持之以恒进行下去,再过一二百年,整个仙霞灵脉所有凡人,都将会自然而然融入到陈家之中。
陈玉华结束了打坐,正与老族长二人在山顶闲谈。
忽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从远处传来,陈玉华抬眼一望,发现来人是刚刚筑基成功的陈玉昆。
陈玉昆筑基后也留在了仙霞坊,帮助陈德瑞操持仙霞坊基业,打理九清阁生意,顺便监管碧波潭灵药园。
他灵根不太好,野心也很小,修为到了筑基期就满足了。
自从筑基之后他的精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放到修炼上,大部分时间不是管理家族杂务,就是继续深入研究御兽一道。
见陈玉昆神色中藏不住喜色,陈玉华也是直接开口问道。
“十七弟今日回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