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晓,军功爵制想改变,定然要兑现之前的承诺。”
“没有赢得上百万将士之心,又谈何去做改变?”
“而且改变必须让秦人信服。”
“不过。”
“到时秦廷顾及的就非只是老秦人了。”
“而是天下万民。”
“但大秦的现状,你们应当也知晓,寸步难行,稍微一些动作,就可能引起各方动荡,就算是朝廷这段时间,也相对都沉稳不少,大秦目下的国力并不支持这般大动,然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
“若是始皇在时都不去做,大秦的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面临的阻力只会更大。”
“在我看来。”
“始皇一定会出手的。”
闻言。
公子高微微颔首。
他也觉得,若是军功爵制要解决,定然是始皇出手。
他问道:“那为何要降低入学条件呢?”
“这对朝廷的负担岂不很重?”
嵇恒轻笑一声,淡淡道:“负担的确会有,但这本就是朝廷该付出的。”
“另则。”
“这同样是给朝廷争取了时间。”
“毕竟每个有爵者家中不一定刚好有总角之龄的孩提,所以一定程度上,朝廷对有爵者的功赏,会拉长到一定时间段内。”
“并不会一窝蜂的去儒学。”
“而且上学对朝廷而言,的确就是最简单的。”
“诚然。”
“这种奖赏并不直观。”
“在朝廷大臣眼中,可能并不值得。”
“但上层的环境跟底层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底层有爵者最质朴的想法,便是让自家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无可避免的要解决一件事。”
“便是识字!”
“当官府承诺,近乎半免准许他们子弟入学时,这对他们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有爵者大多数都会同意的。”
“永远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待。”
“天下看似承平,但徭役很重,各家聚少离多,因而真正适龄的学子并不会很多,加之朝廷并不是承诺,让他们进入学室,只是教他们最为基础的识文断字,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支出无疑会大幅锐减。”
“而且时间也会不断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