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公握紧了卫玉的手:“小卫,殿下最相信你。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查出明白。”
卫玉往回走的时候,心事重重。
崔公公说李星渊因良妃之死而内疚,但卫玉总觉得自己跟良妃娘娘的死脱不了干系。
这一世有很多的事情变了,野狼关,杜家,良妃,就好像一连串点燃的炮仗。
而她是那个引信。
次日正是休沐,卫玉先去萧丞相府。
书房内拜见了萧太清,萧相笑问:“你没带那位宿小将军一起来?”
卫玉疑惑:“老师想见他?”
“这种少年英才,自是让人喜欢,他如今还在东宫么?”
“今日崔公公叫人带着他出去逛逛去了。早知道老师要见我就让他过来了。”卫玉愧然。
原本宿九曜一早还问她今日有没有空,她也考虑过带他来萧相跟前,只是担心唐突,何况她要跟萧相谈些事,所以并没有允许。
“总有机会的,不急于一时。”萧太清道。
仆人送了茶上来,两人各喝了口,萧太清说:“你这次着忙回来。还好皇上并未追究。太子殿下怎么说?”
“殿下也责怪我不该贸然回京。”
萧相感叹:“殿下当然要这么说,难道要夸奖你吗?纵容的你下次越发肆无忌惮。早知道如此,当初为什么非得赌气出去的?”
卫玉低下头,她哪里知道会这样,哪里知道良妃会出事?如果早知如此也不至于选择往外走了。
毕竟她往外走的时候是打定了不回来的主意。
萧太清见她不回答就说:“既然回来了,那就安安分分的吧。既是天意如此,天意不可违。”
卫玉抬头:“老师,我想不通为什么良妃娘娘忽然……”
萧太清竖起一根手指点了点她。
卫玉噤声。萧相道:“你才回来就说这些话,是真不怕惹祸,就算你不怕。你也总该为太子着想。”
“我是因为老师不是别人,才问的。”
萧相一笑:“你就不怕给我惹祸?”
他其实并没有责怪的意思,继续说:“其实自从娘娘出事后,太子的意思我也看出了几分。我也曾劝过。但是太子再怎么沉着睿智,果决英明,他到底还是年青,心气烈,难以克制。”萧太清语重心长地:“这样说吧,就算娘娘是有个什么万一。但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忍一时风平浪静。”
“老师……”卫玉不敢苟同。
萧太清了然的看着卫玉:“你跟他一样想法是不是?但如果现在追究,很可能引发不测的变故。但凡殿下的位置坐的牢靠,要查看起来也就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