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河湟之地不是什么富裕之地,大周国土面积那么大,能不能拿河湟,并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只要占据一部分,把大周和西夏的接壤面积扩大就好了。
到时候即便西夏占据河湟大部分底盘,反而会变得十分难受。
“正是因为河湟之地对我西夏十分重要,甚至关乎到西夏的存亡,所以朕才想早点拿下。如今吐蕃没有内乱,安国公都觉得不是出兵河湟的好时机,大周自然也会这么觉得。反而会放松警惕。
若是真等待吐蕃乱起来,大周自然也知道是个好机会,必然也会出兵。虽说河湟离大周汴京更远,反应没有我西夏迅速。但是安国公别忘了,大周西北边境的主帅可是孙琦,此人兵法韬略样样精通,又是宿将,他岂能放过这么好的时机。”李行泽淡淡道。
李行泽想对河湟动兵,并不是因为梁氏脑子一热决定的。
而是考量许久,做出的决定。
“陛下,孙琦此人确实能力不俗,是个劲敌。但是在臣看来,并不足为惧。”冯如山说道。
“哦?”李行泽惊讶道:“当初趁着大周新君继位内部动荡,发兵偷袭,占据了几座要城,最终却被孙琦全夺回去了。那以后安国公可是对此人称赞有加,怎么如今又不足为惧了?”
当初西夏得知大周发生谋逆,新君刚刚继位,内部动荡,派兵偷袭之下占据了大周几座要塞。
按照西夏的设想,是想趁大周内乱,打破西北防线,趁机占据个几州之地。
然而孙琦反应十分迅速,很快阻止了西夏的脚步。
后来大周援兵到来,西夏知道事不可为,稍微抵挡了一下,就撤兵了。
不是西夏不想占据这些要塞,要塞虽然没有实际价值,但是却挡住了西夏对大周出兵的道路。
<divclass="contentadv">然而要塞修建的时候,面对西夏那面修建的十分高大,背面却基本不设防。
因为孙琦反应迅速,即便手上兵力不足,也一直进攻,西夏来不及加固,等大周援兵到来,西夏就只能放弃了。
这下也让李行泽看出了孙琦的难缠。
“臣不是小瞧孙琦的能力。陛下,您应该知道大周重文轻武,很多时候都喜欢派文人领兵。孙琦虽然是大周西北边境的主帅,但是军中却有文官和宦官作为监军。
孙琦此人虽然比较圆滑,但是到底是个军人,和大周朝廷派来的监军并不对付。西夏偷袭要塞时,那些监军知道事情严重,不敢给他使绊子,但是进攻河湟是主动出击,他们必然会阻止的。
若是孙琦强行出兵,大周的皇帝必然不会放过他。
因此臣觉得孙琦在没有大周皇帝的命令前,即便知道西夏出兵河湟,也不敢贸然出兵河湟的。并不需要如此急切。”冯如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冯如山对大周的制度很了解,加上他本身就是军人,更能了解孙琦的无奈。
别看武将老是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实际上,这玩意都是扯淡的。
一个武将违抗皇命,打赢了会被皇帝猜忌,打输了直接小命就没了。
历史上那么多武将,有几个违抗皇命后,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