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最是帝王家,说的就是这样。
原时空,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为了招降王保保,朱元璋以正妃之礼将王月悯嫁给自己的二儿子朱樉。
没有感情的婚姻,注定是不会幸福的。
尤其是朱樉真正喜欢的人是卫国公邓愈女儿,因此王月悯虽为正妃,却并没有得到朱樉的宠爱。
而朱樉宠爱的邓氏偏又是一个刻薄、恶毒的女人,在她的撺掇下。
正妃王月悯处于别所,每日以敝器送饭与食。饮食等物,时新果木,皆非洁静,有同幽囚!
朱樉死后,王月悯最后还要殉葬。
这才结束她悲苦的一生。
如今这个时空,王月悯的人生轨迹因为杨宪,显然已经彻底改变。
“这个时间点你平日里不都在太和殿批阅奏章吗,怎么就跑回来了。”马皇后开口笑道。
“差点把正事给忘了。”朱元璋收回思绪,将手中的军报递了过去。“北边的军报。”
听到北边军报,马皇后立马伸手拿过军报。
“是有老四的消息吗?”
“来来,往后看。”看着马皇后焦急的神情,朱元璋乐了,伸手一边指着,一边开口道。“还得往后,这儿!”
<divclass="tentadv">“老四没事就好。”马皇后脸上露出笑意,开口道。
“老四领兵杀敌五千,而且还将王保保麾下猛将乃儿不花也给斩首了,这次北伐首功就他立下的,不愧是咱的种!”朱元璋点了点头,开口道。
战场上斩首记功,最出名的两个朝代,一是秦朝,二就是明朝。
秦朝主要是以战场斩首数评定军功的,而且斩首数的用处并不止于晋升,它还能为亲属赎身,为自己免罪以及其他等等功用,简直是神器,出于对于军功的渴望,使得秦国军队战斗力相当的强悍。
而另一个以斩首数论军功的朝代,就是大明了。
明初的时候,不像中后期,由于动不动就会有大规模出境作战的情况发生,因此衡量军功的标准,是战功和首功均衡来看。
其中的首功就是指斩首的数目,首级数量当然能最直观地衡量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
明初之所以并没有完全唯首功论,而是军功与首功并行,是因为斩首记功也有其缺陷。
其一是耽误进攻,其二是导致争功。
其三是冒功。首级如此重要,那么大军出征时,顺便杀几个百姓,抢几颗首级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出塞作战,蒙古骑兵来去不定,很难被围堵,但后方的老弱妇孺转移没有那么快,这就是所谓的“烧荒”。
当然无论如何说,首功都是最为直接有力的证据。
并且首级的价钱还不一样,一共分为四等,价值最高的首级名为北虏,就是指蒙古部落,第二等的首级名为辽东女直,是指女真部落,第三等首级是西南蛮族之首,第四等首级则是内地的反贼。
因此,朱棣这功确实大。
大到,足以让朝堂上原本那些反对的声音,闭上嘴巴。
另一边,漠北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