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绝不会因为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而陷入到权力斗争的泥泞之中。
杨宪开口道:“可以让中山王、汤帅、曹国公他们负责教学,陛下平时日理万机,实在抽不出时间,挂个名就可以。要的只是这层名分与大义。”
“还有就是,如今大都督府必须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朱亮祖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要知道在洪武朝,军户犯法,地方各郡县是无权过问的。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兵马司的人会如此跋扈的原因,甚至直接把当地知府衙役给抓到兵马司关起来。
乃至于驻守在广东的朱亮祖,根本就不受节制。
如今大明军事机构,叫做大都督府,也就是最早之前的枢密院,第一任大都督为朱文正,大都督权力之大,从他负责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二,节制中外诸军事。
因此大都督府掌管的可不仅仅只有行军打仗这么简单。
这仅仅这时候其中参军府的一个职能,另有行狱司负责掌管天下各卫所中军户的刑名之事。
也就是说军户犯法,当地各级衙门管不了,要告的话,只能去大都督府刑狱司击鼓鸣冤。
明初时就连兵部都是无权过问大都督府的事务。
而且大都督府,更定有屯田法。
<divclass="contentadv">生产方面,军户也完全是自给自足。
为此朱元璋当时还非常得意地说过一句话“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可这样一来,这无异于是将整个大明的军户和寻常百姓给完全切割开来。
最为重要的是,大都督府权力太膨胀了。
事实上,在杨宪看来,大都督府比中书省更需要马上改制。
原时空,还得等过几年后,朱元璋也终于意识到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
可即便是一分为五的五军都督府,在明初前期,其权力在杨宪看来也还是太大了。
如今大明军队大概一百多万兵马。
可你要知道,一百万多人里头,每一个明军背后代表的就是一个家庭。
在大明洪武朝。
一家平均五口人。
也就是说大都督府手上掌握着的是大明百万大军以及这百万大军四百万上下的家眷!
要知道即便在杨宪带领下,大明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到了洪武十一年这个时间节点,大明人口也不过六七千万上下。
军户差不多就占了大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