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一听到有办法解决,朱元璋立时高兴了,连声问道:“杨宪快说来听听。”
杨宪看着朱元璋,缓缓开口说道:“可以将运往辽东方向的后续军粮,全部用来赈灾。”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个方法,不用杨宪说,他自然也知道。
这样一来,水灾是救了,可李文忠、朱棡那边该怎么办?
朱元璋眉头紧蹙,直接开口问道:“保儿和老三那边,刚拿下铁岭,渡过鸭绿江,深入敌国腹地,说不定正是战事吃紧的时候。万一战事焦灼,而没了后续的粮草供给,岂不是会直接影响军心?”
在朱元璋看来,杨宪的军事才能可是和大明军神徐达齐名,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才会有这么一问。
“当然不是直接断了曹国公他们的军粮。”
杨宪看着朱元璋他们,微微一笑,并未急着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而是反过来问了朱元璋他们几个问题。
杨宪所问的内容包括,曹国公他们这次讨伐高丽出征的士兵人数,大军随军带了多少军粮,后续是否已经有粮草补给,如果有补了多少。还有一共给他们准备多少储备军粮。
大军筹备粮草的事情,就是经朱标之手办的。
对此他对答如流。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型战事,起码是按一年以上的时间囤积军粮。
为了让朱元璋、朱标他们更加容易了解他接下来所说的话,杨宪向一旁的内侍官要了一张白纸,然后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铅笔。
开始给朱元璋他们,当场解起了一道数学运算题。
杨宪将讨伐高丽国大军每日消耗军粮,湖广两地每日所需的粮米,军粮运送一次最大多少量以及所需要的时间,朝廷这边准备的总的军粮数字,外加上这些日子朝廷筹运能力,统一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
然后经过一番加减乘除,得出一个结果。
而这个结果,就是朝廷这边动用多少军粮救灾,对于讨伐高丽国的前线大军没有丝毫影响。
因为腾挪的军粮,会在不影响前线大军的时间内,被补上。
整个运算过程,每一步,杨宪都写得非常清楚,比后世那些教材书答案解析还要来得清楚得多,以杨宪如今的反应能力,基本上得到这些数据的当下,脑海里就能够算出结果。
对于杨宪的新学,朱标这些年早就有所涉猎,因此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是看明白了。
他脸上立马露出无比震惊的神情。
在朱标的解释下,一旁的老朱慢了半拍,也露出了同样的神情。
原本在他们眼中无解的问题,杨宪竟然利用囤积粮草和运输能力以及朝廷筹措新的粮草能力,硬生生将一条绝路给开辟出一个时间空档来。
有了这个空档,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全国各地,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总还能够筹措出一些粮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