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高丽又凭什么会是大明的对手。
骑在马上的李成桂回头看了一眼,他们从铁岭兵败后,带着主力部队一路跑,渡过鸭绿江后,又一连跑了十多里路,这才吭哧吭哧地停了下来,这一路上显然是有不少人掉队的。
“先收拢部队再说吧。”李成桂脸色难看道。
至于收拢部队之后,又如何做,李成桂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他已经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往前带着部队继续和大明军队死磕,先前已经验证过了,是死路一条。
而带着部队回去,不用想,崔莹这种奸臣肯定会把罪过全都推到他身上,估计也是被处死的命。
老天爷,难道就不能给我一条生路走吗?
李成桂抬头望天,无语凝噎。
李文忠、朱棡他们征讨高丽国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不时就有捷报传来。
朱元璋一个人在那个秘密大殿里,看着巨大的世界沙盘,满怀壮志,他拿起一枚代表大明的旗帜,眼看就要插到高丽国的国土上时。
一匹自西面而来的快马,打断了他的动作。
洪武十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起天灾。
湖广一带今年雨水普遍过早,湖广两地的百姓被连月的大雨打了个措手不及。
连月的大雨,带来的后果是湖广各地长江支流水位暴涨。
等到湖广布政司衙门察觉时,已然来不及了。
一场大规模的洪灾随之爆发。
这匹自西面而来的快马上送的正是百里加急奏报。
奏报刚一送到京师,立马连夜将奏章送进皇宫。
长江放在后世,可是被称为黄金水道。
但是在明朝,却几乎是完全无法治理的隐患所在。
<divclass="contentadv">历朝历代在江面上修的那点大坝,但凡能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每当大的汛期到来。
江面之上,水流湍急,且雨季漫长,沿岸各地基本就只能够听天由命。
这也怪不了他们。
朱元璋建国之后,也做了一些努力,在长江主流、以及各支流处除了加固已有的大坝外,也修建了一些新的防洪设施。
只不过期望这些来抵御洪水,却是有些强人所难了,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与生产力,根本就做到。
要知道在近代,长江流域都还先后发生了1860年、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和1931年、1935年两次大洪水,四次洪灾都十分严重。
如今水灾既然已经发生了。
那么朝廷方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