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行初期,还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后来因为巨额的军费支出,朝廷开始搞各种骚操作,比如搞“换钞”改革等等,这才彻底搞崩。
而大明宝钞等于是刚出来就崩了。
要知道这才洪武六年。
洪武帝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华夏帝王历史长河之中,也是一尊耀眼的炽日。
可他身上同样有着很多明显的缺点。
老朱毕竟只是一个泥腿子出身,从小没有经过正统学习,脑子当中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
再加上大明建国之初,百废俱兴,全天下用到钱财的地方实在是太多,这才造成了大明宝钞的泛滥。
朱元璋是知道自己身上缺点的,因此他在打天下时格外尊重文人谋士,无论是李善长,还是浙东四位夫子,他都是敬重有加。
再伟大的封建帝王,都会有他的局限性。
无论是朱重八抑或是李二凤。
朱标在听了杨宪的话后,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朱标越是聪慧,在听了杨宪的话后,心中就越是惧怕。
<divclass="contentadv">真到了那一天,这天下怕是有倾覆之忧。
“杨卿,那你说现在朝廷该如何挽救?”朱标看着杨宪,开口问道。
如今杨宪已经是他能够抓住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了。
杨宪看着朱标,面色也跟着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治重病,那就要下猛药了。”
“殿下如果真想要挽救大明宝钞,那就只能破釜沉舟,设立国家钱庄回收宝钞了。”
“回收大明宝钞?”朱标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纸币要有信用,就要允许百姓用纸币向国家交换黄金、白银。”杨宪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一个国家的朝廷如果连自己发行的纸币都不敢收取,那么又如何让百姓信任朝廷。”
像现在这种只发不收的政策,其本质就是一种剥削。
可以说这就是另类的无中生有,但是世界万物都不可能无中生有,由于宝钞的发行过量,从而导致物价开始疯狂的上涨,虽然宝钞的发行由大明控制,但是百姓的资源却是在自己手中。
“可,可”朱标承认杨宪说的话有道理,可问题是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金、银、铜钱兑换给百姓啊。
朱标面露难色,道:“不瞒杨卿,如今国库实在是拿不出如此多的金银给百姓兑换。”
而且这么些年,朝廷一共印了多少大明宝钞出去,就连朱标心里也没数。
可有一点朱标是可以确定的,就算是把整个皇宫都搬空,怕是都无法填补这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