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推理小说有望。”
“真有这么好看?”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绝对是你想不到的结局。”
就这样,无论是抗拒无名的推理迷,还是抗拒无名写推理小说的科幻迷,都被这些良好的反馈影响着,购买,阅读,反馈,影响别人……
口碑逐渐积累。
《东方快车谋杀案》火了。
推出的五十万册在书店很快买完。
断货!
本来是出版社没有印多少。但给读者造成的印象却是另外的——这本书太火了!卖断货了!
“卧槽!!你们动作这么快的吗?我去了附近所有书店。《东方快车谋杀案》都没货。”
“一个个都高喊着不看不看,结果偷偷将之买断了货。”
“这么多人买,看来确实很精彩。”
“求购!”
龙腾出版社。
《东方快车谋杀案》被卖断货,出乎总编的预料。
这本书竟然卖得这么火?
判断失误面子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面对主编麒麟的时候,他说道:“我之前就看出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书的潜力。我也相信无名的能力。只是从出版社的利益出发,我们需要谨慎和慎重。现在市场的反馈印证了我的判断,安排加印吧。”
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麒麟没有点破。
嗯,其实之前我也有类似的担忧。
麒麟承认,当时他也担心读者们接受不了无名的转型。
担心这本书会扑街。
好在他以绝对的质量征服了读者。
而随着《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火热,侦探波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不在场证明、全员恶人等等词汇成为热搜词汇。
当然无名也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无名写科幻牛逼,没想到写推理小说也牛逼。”
“真正的大佬写什么都能写好。功底就在那。”
“通过这次转型,其实我更想知道无名到底还能写出其他的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