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家里真缺钱,加上她想养好苏钟军的身子,她还舍不得卖呢。
“我卖的你也别说,大哥和嫂子习惯性听咱们的,别往后觉得亏了,让咱们的感情生出间隙。”
见妻子像教育小孩子似的,教育自个。
苏钟军微微耷拉下眉尾,不好意思:“我是那人吗?”
手里有钱,心中不慌。
宋巧拿着钱去供销社和百货商场门口找票贩子兑了一下粮票、肉票和布票。
自己的爸妈要来滨海市,吃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为了囤粮食还耽误去冉家的时间。
等她等着礼品上冉大爷家的时候,已经是初五了,这些做买卖的初六差不多就开张。
她今儿来也不凑巧,三个儿子都在家呢,唯独冉大爷两口子不在。
知道是眼前的妇女卖下冉氏饭馆,三个儿子对她都没啥好脸色。
宋巧不生气,临走的时候一个个白眼过去,出门左拐在胡同里相熟打听一下,原来冉大爷去师兄家吃饭了。
那只能明儿再来。
可走到公交站牌时候,宋巧发现二路车刚好可以到南柳大街,冉大爷的师兄就住在那儿。
他师兄不就是大同饭店的吗?
大哥没学成之前,还是得找个厨子。
宋巧有了打算,毫不犹豫上了二路汽车。
边走边打听,七拐八拐的走到一个四合院前。
见她手里提着走亲戚的礼品,小孩热情招呼她找谁。
“往里走,一间单间就是。”
一个大厨子只住一间单屋?
宋巧一时有些好奇,她递给小孩一个硬糖,对方顶着黑溜溜大眼睛看见她。
“你想打听什么?”
嘿!
是个上道的小子。
“朱大爷没结婚?”
“结了,年轻的时候婶子走了,他儿子下乡了,后面有人到街道办投诉,说他一人住两间屋。不合规矩。”
“后面他便腾出一间屋子给别人住。”
这片宋巧没看出是谁家厂子的房子,看样子是街道办管辖的。
“小朋友知道蛮清楚的。”宋巧夸奖道。
孩子剥开糖果纸,然后小心翼翼把糖纸放进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