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尽办法辟谣,却没用,偏偏不能当众行那种事,就是去青楼一展雄风证明,大家都觉得他们演戏,不相信他们。
端王世子的小妾怀孕了,都说是小妾给他带了绿帽子。
端王世子和夏玄熙现在不止没面子,里子也没有了。
他们都觉得棘手,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被逼急之后,端王世子他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转移注意力,去碰他们之前绝不碰的任太子承诺。
没有办法,无法逃避,而且他们不想继续被‘阉’,只能想法子达成那些承诺。
他们自己努力,还想和夏侯玉学。
比如建学校,养猪养鸡家畜补贴等最能收买人心的,他们直接搬来用,依葫芦画瓢。
但蜀地地方小,夏侯玉对蜀地掌控强,所以能做到。
但大烨国太大了,而且官员都不成器,照搬作业他们也抄不对,学废了。
更何况这些办事的,都是习惯了中饱私囊的人。
端王世子他们费尽心思,钱花出去了,承诺做出去了,但百姓什么都没得到。
夏侯玉得知消息摇摇头:“因地制宜不知道,只想一口吃撑一个胖子,还将百姓当傻子,有傻又蠢,没救了。”
“火已经烧起来了,我们就让这把火烧得更旺盛吧。”
烧得差不多了,烧够了,就将这腐朽的朝廷烧尽。
也到了她回归的时刻。
夏侯玉这边干劲十足,而端王世子和夏玄熙这边,皇帝都给他们机会了,却进展缓慢,乱七八糟。
对比太惨烈,偏偏过年后,大烨国接下来整体又遇到了干旱,更是雪上加霜。
大烨国很多百姓都陷入了粮食危机。
同样干旱的蜀地,却没有这样的危机。
因为蜀地的神种马铃薯推广了,还有一些耐旱作物,不用挨饿。
蜀地的人都在感谢,感谢仙人转世的夏侯玉,救了他们。
这是夏侯玉来到蜀地第三年,也是最关键的冲刺的一年。
夏侯玉也没想到,会遇到干旱这件事。
她忧心忡忡。
大烨国的人也越来越提起她,再次提起马铃薯。
亩产千斤的马铃薯,百姓都盼着呢,如果能推广,是可以缓解干旱带来的粮食危机。
可是大烨国没有推广马铃薯。
当初夏侯玉带走了一部分马铃薯,但只是一部分,她并没全带走,足够推广了。
可俞子折努力了好几次,端王世子却想尽办法阻挠,压了下来。
他不想让百姓吃上马铃薯后,随时念着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