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道:“转到成都么?这个程昕过得还挺好嘛。”
“转到北京。不但我在北京买房了,昕姐也买了一个小的。”
支书挑眉,“多小?”
“52平。”
支书道:“嗯,比筒子楼的单间强多了。多少钱?”
“10500。”
支书疑惑地道:“买了房就是北京人了?”
“有房子就可以落户。叔公你要不要买嘛?”
“我哪来的一万啊?你当万元户很简单啊?”
支书说完自嘲一笑,“嗯,对你是不难。”
程昕能买得起他倒也没有太奇怪。
之前她在县城车站摆车摊就有百八十元一个月了。
去了成都,听说那个批发市场两三百号人吃饭。其中差不多有两百都在程昕开的餐馆吃。
那一个月赚的肯定比摆车摊强多了。
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攒下一万倒也不是不可能。
支书道:“看来这当个体户真挺不错啊。哎,你那里还要不要人?我大外孙女去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既然当个体户挺好的,我厚着脸皮帮她跟你讨个差使。”
程岩的变化村里人都看在眼底的。
程澜点头,“我给她安排一个活儿。嗯,让她到北京行不?”
支书说的显然不是小卖部,不然他自己都有办法安排。
好歹是个高中生呢,大小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
看来老头是真觉得干个体户还不错了。
支书道:“那当然太行了了。”
程澜点头,“那我上去的时候让她跟我一起走吧。”
如果是别人开口,程澜是不会这么好说话的。
但支书作为长辈一直都很照应她。
而且,她爸出生的时候如果不是二伯公和支书把她奶奶及时抬到镇上医院,搞不好难产之下就是一尸两命了。
她爷爷多年不着家,回来她爸爸都能打酱油了。
奶奶和爸爸平日里肯定也少不了同族人的照顾的。
二伯公已经不在了,他儿子也就是七伯家里她和小叔也都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