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东笑道:“你也知道投资非常大。生意不好了,也许回本都不容易的。好了,明天晚上请早啊!你们两个,走快点!”
是林墨走得慢,他一路都在耍扇子嘛。
回到家里,他还站在客厅练习抛起来然后再接住的手法。
林景东道:“赶紧洗洗睡了!澜澜你也早点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用太担心了。”
他也知道程澜会开录像厅,是因为柏油路修通,从县城上来进货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她的百货生意会很受影响。
但是她真的是又发掘出了一个赚钱的生意。
挨着批发市场,能想到从成都批发回小县城卖其实不太稀奇。
但就每天看看电视,又听人说了港台那边发达的文化事业就能想到开录像厅,这非常的有创意。
应该也是之前往外头拷贝胶片卖带来的启示,英文版的都那么受大学生欢迎。
而且她说在北京看过录像。
林景东回到房间和闫淑芬商量,“要不,把咱们这个18寸的彩电换到楼下,咱们把那台黑白的拿到楼上来看?”
他们这个电视机是老丈人送的,二婚的嫁妆!
前年老丈人还没有离休,随领导出国访问回来得的彩电的电视机票。
当然,也花了不少钱买的。
持有电视机票只是有资格购买而已,钱还是得掏的。
如今澜澜在沿海城市买,不需要电视票、录像机票这些了。
闫淑芬道:“不用,喜欢看就凑合看呗。换了大的,来得更积极。”
这事儿其实不怪程澜,她弄到放电影的设备是自己在室内看。
是公爹很高兴的拿出去,呼朋唤友的来家里看战争片。
这是他老人家的房子,他们都是沾光住的。当然他老人家乐意怎样就怎样了。
闫淑芬像了想道:“做生意这么好赚钱的啊?一万出头啊,说花就花了。她这两次卖拷贝的胶片赚了四千,做模特儿一千五。那她从过年到现在至少是赚了七千啊。”
过年领到的分红不是借给她们了么。就从那时候算起。
还是有点刺激人的啊!
他们两口子都还算是拿高工资的,一年存一千都得精打细算呢。
林景东道:“他们村不是要修路么,听说把之前的分红都拿出来了。她还给村里出了一千块修路呢。”
“那她一个月一千二哦。现在再加上这个录像厅,一个月两三千!”
林景东道:“改革开放,一些胆子大、眼光精准的确实是赚到钱了啊。像夏老板还有萧应、澜澜这都是商场精英,凤毛麟角的。你以为谁下海都能这么赚啊?就批发市场那三四百个摊位,每个月来来去去多少人啊?走了的都是生意做不下去的。这里现在已经很红火了,但依然有人做不下去,亏本走人。我跟你讲,澜澜是我见过最会做生意的人之一。排前五的!”
他搞后勤嘛,跟生意人打的交道还是比较多的。里头不乏做大生意的以及一些60年代以前就在做生意的。
闫淑芬听到这里总算冷静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