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澜摸摸下巴,“虽然修柏油路的事还只是个议案。但是未来两年内必定通车。修路对经济腾飞的帮助太大了,政府肯定是要修的。这里容不得咱们有侥幸心理。路一开通,对咱们生意的影响肯定很大。我同意你的意见,每次雇上四个人拉一车皮的货回来。枪的事我不插手,你去搞吧。需要花多少钱,公账上出就是了。”
这个货源相当于是小地主自己去蹚出来的。
如果说从前,楚锦程在生意上多少是占了些程澜便宜的。
货源是她找的,能安全运货的车也是她找的。
他只需要在小县城销货就是了。
因为程澜要上学,她没有时间和精力每个环节都顾到。
但这次之后,大家就扯平了。
三年后拆伙的话,到柏油路通车要占去一半。彼此都不吃亏,很好!
两人正说着,外头响起喇叭声。
萧应开着车来了,来帮程澜拉录像机的。
他听说她要开录像厅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关键就是得买得起录像机,能有港台那边的片子的货源。
原声的外国电影是不会有大市场的。也就英语系的学生喜欢看而已。
但香港那边说的是粤语,好歹是华国话。还配有繁体字字幕。
粤语不是太难听懂,繁体字大家就算不会写但认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所以,语言不是太大的问题。
楚锦程也帮忙,三个人很快把录像机、录像带都搬到了后备箱。
然后程澜就准备走了。
楚锦程也坐了上来,“我跟你们一块儿过去。正好帮你把录像机和电视机连上。”
嗯,程澜除了录像机还买了一台21英寸的日立电视,又是四千多。
不大一点,后排的人不好看呢。
她要不要把位置设成不同的价格呢?
就这么办吧,前排收一毛五、一毛二好了。所有人对号入座,和电影院一样。
不然弄得为了争好位置打架反倒麻烦。
而且这样每天多收两块,房租都挣出来了。
这成本都飙升到一万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