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酒肆,大街小巷,纷纷议论着这个消息,引得城池喧嚣沸腾,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一间茶楼里,议论纷纷。
“还得是第九山啊,一出兵,立马让北边的局势缓解,朝廷那还不得感激万分。”
“就此趁胜北上,端了北凉王的老家,那就好玩了。”
“消息不是传了么,这位王爷的老家不是已经被咱们的陈将军给端了么,哈哈。”
“在下听小道消息讲,第九山在鬼哭山打完后,就此退兵了。”
“还有这事?为什么不顺势北上,扩大战局?”有人疑惑。
“你懂什么?要是咱们这位陈武圣带兵北上,咱们锦官城,整个剑南道,谁来镇场子?可别被人偷家了,你们也不是没听说,有不少大神通者对云顶山不满。”有茶客前面还高声,说到后面,声音压低了下来,讳莫如深。
云顶山可是出现过几次,神秘强者对他们出手的例子。
“镇场子?那位朝廷的国师也行啊,这位国师刚平定了西边的魔潮,威能正盛,应该也快回锦官了。”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哎,依我说啊,这根本就不是要不要北上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如今咱们西边,南边都有妖魔虎视眈眈,应该集中力量解决蜀地的内部问题,攘外必先安内嘛,我个人猜测,那位陈将军击退不追,应该是想将内部因素解决,准备对妖魔下手。”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现在蜀地的兵力不足,这大家都看出来了!”
“。”
就在茶馆里议论纷纷,热闹非凡时,窗外的大街上传来马蹄奔街的踢踏声。
接着,外面有人的呼声传了进来,“是第九山。”
茶馆里茶客正议论着第九山的事迹,听到外面有人喊第九山的动静,立马注意了起来,侧耳的侧耳,起身的起身,推窗的推窗。
随后就见,大街上,一队穿着第九山盔甲的兵马穿街奔腾而过,手里还拿着类似文书一样的东西。
“驾”
“驾”
“驾”
“……。”
一道道甲士骑马飞奔大街。
每到了一处街口,从中就会有一人停下,快速下马,迅速在街头的张贴一张文书。
随后继续上马,奔向下一处。
这一下,无不令人好奇。
等甲士一走,立马有好奇的百姓围观上来,往张贴处一瞧,有人照着念了出来。
“今妖魔叩关,狼子野心,烽烟起于四野,黎庶陷于涂炭:城郭残破,白骨露于荒野;田园荒芜,妇孺啼于路隅。昔日耕桑之地,今为厮杀之场;往时弦歌之乡,遍作悲号之域”
“凡我赤子,速至云顶山下聚义。从义者,功在千秋”
“这是伐山军在招募兵马!”
有人立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惊呼起来。
“在哪?在哪?我看看?”人群喧嚣,不断有人往里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