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徐教授。”邱轩强行按耐住兴奋情绪应声。
接着一番操作下,在纯数字环境中,虚拟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不断进行自主对接过程,同时仿真人员设置各种正常和极端的初始条件。
对算法的鲁棒性进行测试。
如果放在其他算法上,往往会发生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这个过程进行迭代。
可徐铭主持开发的GNC算法,却完全正常。
在经过多次重复自主对接过程后,均能让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精准对接,并实现自主分离的结果。
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然标志着,国内航天工业具备掌握自主交会对接技术的能力。
面对反馈过来的数据结果,场内顿时掌声雷动。
“成功了。”
“GNC算法让两个航天器精准实现了对接。”
“简直完美。”
梁占军看到仿真测试结果,听到大礼包喊声,双手不要钱似的拍着。
面色都瞬间潮红起来。
尽管对徐铭开发的算法充满信心,但和眼下亲眼见证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待稍微平静下来后,连忙向徐铭等人表示祝贺。
“徐教授。”
“恭喜你们开发出可行的自主交会对接算法,这下我们的发射对接就更加有把握了。”
“只是单纯通过仿真测试可不行。”徐铭摇摇头接过梁占军的话表示道:“接下来还要进行可靠性分析。”
说完。
再次对邱轩下达了指令。
和仿真测试不同,可靠性分析的核心,是怀疑一切。
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的故障点,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毕竟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任何突发状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只有具备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才算是真正掌握自主交会对接技术。
要知道自主交会对接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建设。
更是其运营的保障。
总不能单靠运气来实现精准对接。
而几乎在徐铭话音落下的瞬间,邱轩便已经开始操作执行起来。
针对每一个零件和分系统,提出故障问题,并分析该故障对整个任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