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般惊叹暂且抛之脑后,先干饭!
店堂里安静,唯有碗筷相碰的脆响及轻微的咀嚼声。
两菜一汤转眼即尽。
“嗝……”
谢正亮抚摸着鼓胀的肚皮,一脸满足地打个饱嗝。
这回是真饱了,再吃便要溢出来了。
李二郎进厨房里通传。
见时辰不早,吴铭让三个厨娘着手备料,他则随二郎至店堂里同客人唠嗑,询问食后感。
谢家父子和王掌柜皆赞不绝口,唯有周端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另三人是食客,只知吴掌柜手艺卓绝,却不知高到何种程度。
周端身为庖厨,更清楚其中差距。
他本以为自己的厨艺已算得上集百家之长,吃罢这三道菜,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由此可见,那份食单上的种种新奇菜品并非新瓶装旧酒,实有独到之处。
周端颇受打击。
他从厨半生,好不容易行至山巅,今日才发现自己爬的是座土坡,绝顶之上另有他人,且还是个年轻人!
“吴掌柜当真没有师承?”
吴铭摇头称否,再度搬出少时得一老道敲头开窍的说辞应付了事。
四人相顾愕然。
这番说辞倒和坊间盛传的家言近似,但从吴掌柜口中道出,可信度拉满。
周端当场便信了。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不然,一个没有正经师承的年轻庖厨,又是从何处习得的绝顶手艺?
一念及此,顿感释然。
吴掌柜有此奇遇,自然远非凡俗庖厨可比。
只是难免有些羡慕,更多的是惋惜,心想自己若再年轻个十几二十岁,非拜吴掌柜为师不可!
周端感慨之际,三个商人却各怀心思。
王辩抢先开口:“不知吴掌柜今后作何打算?既无意入宫执掌尚食,许是要在食行大展拳脚罢?”
吴铭也不隐瞒,坦然承认。
当然,他并未当面宣称要做成京师第一。
也不必宣之于口,四人心知肚明,以吴掌柜的手艺,无论有意无意,食客自会将其捧上神坛。
身为同行,四人对此自不乐见。
待吴记做大做强,必将搅乱京中食行格局,分走不少客流,甚至会致使自家酒楼的口碑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