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静。
鸣呶颤声:“小水哥,我不明白……”
姚宝樱在侧,张文澜有心卖弄,便为他们解惑。
事已至此,这里的人,应当都已经明白,多年前,末帝曾在南巡江南时,看中乐氏二娘子。乐氏二娘子不从,本地官府为了讨好末帝,修建了“黄金林”,来囚禁乐氏二娘子。
之后便是乐氏大娘子与二娘子双双嫁人。
张文澜道:“依我拙见,当时末帝已经回京去了。乐氏二娘子没有跟随他,说明她被末帝抛弃了。末帝本就是玩一玩,他根本没打算带乐氏二娘子回去。然而那一年,两位娘子竟然齐齐嫁人……谁敢把末帝的女人匆匆嫁了呢?
“所以我猜,嫁人的只有大娘子。二娘子嫁人,只是无奈之下的掩人耳目——她怀孕了,肚子瞒不了人。”
《钱塘怨》中所唱——
“怨女行,红雨日,阿兄床前淅沥沥。
冤子游,黄金林,阿妹肚子压座山。”
应该是这段时间的故事。
“但是之后有一年,乐氏庄园发生了火灾……”
姚宝樱补充:“那是十三年前的火灾。乐氏一家人都死在火海里。”
张文澜目中轻轻一缩:她怎会如此肯定地说
出“十三年前”?
也许是她在外查到的吧。
张文澜继续:“黄金林和余杭城中的《钱塘怨》唱的故事版本不太一样:乐氏一家人死于火海,但仆从们逃了几个,为乐氏不平。那些年,余杭中经常有官府中人死在汤村镇……这就是‘怨子怨女复仇记’的原型了。时间久了,汤村镇露出破绽。官府开始猎杀这些逃逸的仆从。”
他朝向秦观音:“三年前,秦堂主发现了这一切。”
他慢悠悠道:“我查过地方志,在下江南前,我也特意查过‘十二夜’的发家史。拜月堂是三年前才开始崛起的,那正是秦观音与余杭官衙打得火热的起初。秦堂主,你没少帮余杭官府杀人,做些腌臜事吧?”
“我说了,我在救人,”秦观音冷声,“太原之战后,江湖一溃即散,拜月堂若不与官衙联手,便难以存活。索性他们要的并不多,不过是我帮他们挑选外地人,助他们取乐。只有如此,他们才不会对汤村镇余下的人下手,余杭百姓才能安全。”
姚宝樱大怒:“你、你、你……”
张文澜赞道:“好仁义的大侠!一年死十二对男女,三年就三十六对。这和秦堂主要救的千千万万人比,确实太少了。”
秦观音道:“张大人牙尖嘴利,侃侃而谈,但你若是我,未必做得比我强。”
张文澜在姚宝樱面前一向从容:“我从未自诩品性高洁,但我起码不会卖国。”
张文澜又想了想:“不对,我也懒得在已经达成合作的时候,还每年要官府中人出人,好被我杀掉。这种表面功夫,彰显正义……太可笑了。”
他真的笑出了声。
鸣呶抓住关键词,失声:“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