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澜在姚宝樱的包袱中,找到了一些信件。
他站在窗下,就着熹微晨光,一目十行地阅读信件。
习武人的信,一竖列上十个字能错七个,不会写的复杂东西更直接用画图来表示。字句稚嫩,笔迹僵硬,宛如初学握笔的六岁稚童。
和这些人比起来,姚宝樱那圆润可爱的字体,更显得赏心悦目了。
张文澜唇角带笑,欣赏了一会儿宝樱的字,才去注意他们交谈的内容。
这些信件的大概内容是:
各方势力询问“十二夜”情形,纠集人手准备救人,却苦于不知道被困住的三人被关在哪里,他们在打探消息;亦有人求救云门,找“十二夜”如今的领头人云虹,要云虹组织救援行动。
但云虹似乎不在云门,信件通信似乎被隔断了,信件便转移到了宝樱这里。
唔……信件无法通往的地方……云虹会在何处呢……张文澜心中有了隐约猜测,继续读信。
宝樱在信中劝阻大家不要激动,她会打探到关押地址,请他们不要纠集聚众,与朝廷为敌。她又转而说,想看北周朝堂和江湖反目的人很多,他们是否是被人挑拨,可在内部查探一番。
但宝樱在江湖上的话语权多依附于云门、云虹,听她话的人不多。
宝樱舌战群儒,天天和一群人打嘴仗。
无意义的嘴仗信息,张文澜浏览的飞快,他最后看到一封信的署名有些意思:秦观音。
秦观音的来信,倒是和那些蠢笨的江湖人不同,她心平气和,没有说什么“十二夜”关押的事,而是说听闻宝樱来了余杭,她愿意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这位小师妹。
秦观音是少有的认同宝樱的人,她不认为江湖应该和朝堂为敌。如今北周朝堂看起来能人众多,越来越稳固。北周看起来不像是短命王朝,他们这些从乱世中走出来的人,自然期待明主建立真正强一统的王朝。
若朝堂值得,江湖自然愿意归顺。
所以,秦观音写信于姚宝樱,委婉地暗示宝樱,若她与这位南下的朝廷命官有私下交情,可否从中说情,让双方见一面。他们并非非要刀兵相见。
信的最后,秦观音大约是为了拉近乎,放下那些严肃事务,和宝樱拉了一个小家常:听说宝樱和那位太子的联姻,宝樱这边拒绝,那边却态度微妙。太子更决定亲自来找宝樱,谈一谈二人的婚事。
小儿女之间的情爱,若是能见面谈妥,自然是最好的。
联姻……
张文澜面无表情,将乱糟糟的信件,塞回宝樱的包袱中。
他倒是不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姚宝樱连婚姻都被人关注起来了……
他在三年中,一直在关注云门有关的婚事,就害怕听到她成亲的消息。
她若是成亲了,他从中破坏,难度更大一些。他虽然一定要得到她,但他也没有给自己增加难度的爱好。
然而他熬过了三年。
却没熬过三个月。
他在汴京养病了三个月,出来一趟,她就有了婚约。
而她与他提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