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对方所说,他们跟着原住民的步调走就完事了。既然原住民都在笑,并且严格遵守看到不笑的人就找保安的规则。可见这条规则应该是已经被人验证过是正确的,他们也跟着遵守就完事了。
“魏青海”刚想得意两句,突然发现这话好像不是在夸他,立刻就要开口回怼。
“赵鑫”熟练的转移话题:“话说那这样的话,我们之前的分析是不是有问题啊?要是微笑没问题,或者说问题不怎么大的话,那快乐或许不是那个的附加效果。”
毕竟刚才“莫桑”是从前者联系到后者,那现在既然后者有问题,是不是说明前者也有问题?
“莫桑”想了想,摇摇头:“快乐是附加效果这件事和微笑规则是强关联的,但微笑规则和快乐是附加效果这件事的关联并没有那么大。”
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东西,而微笑可以是流于表面的,尤其是这种被规则规定的微笑。别看校园里所有人都在笑,但大家脸上的笑都是假笑,和快乐根本不搭边。
不得不说“莫桑”的确是四人小队里的智囊,看问题一针见血,所有推测基本都是在已有线索里尽可能靠近真相的推测。
只可惜因为部分信息的缺失,和一些思维误区,导致她并没有真正推断出真相。
前面有关污染是怎么来的的问题,因为“魏青海”在描述的时候只是一笔带过他们在快乐湖集合这件事,所以她也根本没注意到这点。自然也想不到这才是污染增加的真正原因。
而关于后面微笑的问题,正如她推测的那样,假笑能带来的污染并不多,虽然有,但还在原住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可原住民能承受不代表玩家能承受,他们对污染的耐受力本来就比原住民要小的多。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有其他人的场合微笑,在没人的场合停止微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微笑带来的污染。
而且微笑除了带来污染这个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是掩饰快乐。普通人感到快乐是会嘴角上扬微笑起来的,所以当玩家们知道了快乐是污染的附加效果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谁笑了来判断对方是否受到污染,甚至是判断对方的污染程度。
但当玩家们一直嘴角上扬的时候,其他玩家就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他是否感到快乐了。这个人自己则更难察觉到自己的问题。
这条规则设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另一边,【钱多多】吃饭的时候越想越觉得不对,她不认为一个A级玩家的判断力那么差,副本第一天就开始疑神疑鬼。
对方既然那么说了,应该是真的察觉到什么。
这让她也不由得产生了自我怀疑,她现在所感受到的快乐情绪是不是真有问题?
自我评判的话,【钱多多】当然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她平常下副本也都很轻松愉快,尤其这还是个人多,可以用货币交易的副本。
她兑换完怪谈币后,可谓是一路开挂,根本没遇到任何阻碍。这种局面她怎么能不高兴?
但众所周知,污染是可以改变玩家认知的。尽管她自认为逻辑合情合理,但在其他玩家的提醒下,也难免怀疑自己的认知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这种事情又不好验证,一共有两个变量,一个是快乐,一个是污染值,前者是主观感受,难以判定。后者更是不可能问出来。
想了想,她调整好心态,尽量让自己处于一种平静甚至是不爽的状态中。这样要是下次再突然感觉到快乐,她就可以确认了。
就当她刚想清楚的时候,食堂东侧突然传来一阵骚乱。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见几个人站起身,端着盘子大步流星的朝打菜窗口走去。
看来有好戏看了。注意到那几个人都是眼熟的玩家,【钱多多】眉头一挑,眼里闪过一抹感兴趣的神色。
显然这三个玩家是触发了规则五,所以才会有端着餐盘去打饭窗口的行为。原本她是想找个原住民问问,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的。但既然有玩家已经触发了,那看看对方会遇到什么危险也挺好。
要是这三个玩家能直接解决危机就更好了,她连脑子都不用动,就可以轻松抄作业。
食堂突然变得安静起来,所有人都在观望,包括原住民。原住民当然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他们一般是选择硬吃,像这种闹起来的很少。
之前闹起来的都被退学了,所以已经很久没人在食堂闹过事了。现在难得见到这么有勇气的,还是在期末这样紧张的日子里,大家自然燃起了熊熊的吃瓜之魂。
虽然食堂很大,闹事玩家距离“魏青海”他们很远。但他们还是凭借着强大的耳力,勉强听清领头那人在说什么。
“阿姨,我们这盘菜里有带血丝的肉。食堂规则五说有这种肉要来找您换,我想这盘菜应该可以换的吧?”
领头玩家直接把规则端出来当挡箭牌,希望规则五真是正确的。就算不是正确的,也希望把规则搬出来,能让对方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