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沈华恭敬道:“昨晚我们这些人讨论了一下,这税收改革的事,不能硬来,得诱之以利。”
“我们钱塘现在税收主要由三个地方收取而来。”
“一个是城门官,一个是船舶司,以及市税坊。”
“城门官负责检查进出的商队,由他们收取相应的税收,然后再由他们上交衙门,进行登记入库。”
“船舶司主要负责海上船只来往的商队,收取他们的税收,然后上交衙门进行登记入库。”
“市税就是按照摊位或者门面收取税收。”
赵鸿闻言皱着眉头直接在台阶上坐下来,然后说道:“也就是说,现在收税的人有三波。”
“对。”
沈华道:“名义上这些人都是有户房典吏在管理。”
“但是户房典吏这一职位,已经空了很久了,所以实质上这三波人,都是各管各的,同时他们也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户房典吏相当于税务局局长。
一个县城。
没有税务局局长,这不是扯淡吗?
赵鸿有些错愕地问道:“为什么没有典吏?”
“因为没人敢当。”
沈华道:“城中那些大户,为了逃税,分别往城门官,船舶司以及市税坊安排了自己人。”
“并且这些人都各自不对付。”
“谁要是当上了户房典吏就会莫名其妙的出现意外死亡。”
“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对户房典吏一职敬而远之了。”
“再加上这些人也不是很过分,县衙内的开支以及各项用度,每月都够,所以也就没有人有怨言。”
“既然没人有怨言,这个户房典吏自然也就没人去关注了。”
“……”
“这件事县令知道吗?”赵鸿问道。
“知道。”
沈华道:“这件事我们禀告过县尊了,但是县尊大人,说税这一块,现在是由你在管,让你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