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康定元年也就是1040年曾经规定,步骑兵所用之弓皆分三等,步兵三等分为十斗、九斗、八斗弓,骑兵三等各为九斗、八斗、七斗。(宋一石约等于后世60公斤,10斗等于一石。)
到了宋哲宗元丰元年十月,(即1078年),哲宗皇帝下诏在京城校场测试诸军技艺,又将步骑兵射箭技艺中增加了射中箭数的规定,凡步射,6发3中为一等,2中为二等,1中为三等。骑射,5发骤马直射3矢、背射2矢。弩射,自六中至二中。床子弩自三中至一中。
对于射箭技艺优异,或者超过规定弓力者,当年的哲宗皇帝还给予钱粮奖励。
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孝宗皇帝曾下诏,凡弓箭手弓力从八斗或九斗升至一石而能6射中3箭者,得赏钱五贯。
事实上,宋军弓箭手普遍使用八斗弓力,也就是50公斤左右的弓。至于说军中能开七十多公斤的强弓硬弩,都是“虎力”的存在了,凤毛麟角一般。
这玩意儿可不是体弱之人可以玩得转的。奥运会射箭项目男子用弓一般都是二三十公斤反曲弓,用这种弓打打兔子、野鸡之类的可以,至于说野猪、熊、虎之类的猛兽还是算了吧。
不但射不死这种猛兽,反而激怒对方,一个加速冲锋,再顶一下,就真完蛋了。
还有一个原因,现代比赛用弓,配件太多,不适合作战使用。
“换硬弓来!”
赵昺也被阿里海牙的豪气感染着,大声喝道。
“请陛下再赐一只瓷碗来。”阿里海牙道。
手持硬弓的阿里海牙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阿里不别,后者略微点头,接过瓷碗跑向前方。不多时,阿里不别头顶瓷碗站在百步开外,竟然毫无惧色。
搭弓。
眨眼间,只听见“嘭”的一声,弓弦释放,略微颤抖。
箭矢带着响音破空而起,急速朝着目标飞去。不过旦夕之间,赵昺等人看见有些许碎片溅出,似乎又隐约听见有清脆的声音传来。
不多时,阿里不别捡起一只内沿已经破损的瓷碗,拔掉插在地上的箭矢,急速跑了回来。
距离赵昺十步之外,略微弯腰,将瓷碗和箭矢高高举起。
“好!好箭法,卿家果然虎将也!”看着残缺的瓷碗,赵昺暗叹古人讲的百步穿杨果然不虚。
阿里海牙的身手在校场中引发轩然大波,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竟能稳稳射中一只小瓷碗。
一时间,连张世杰等宋军将领都不禁慨叹其射艺之精湛。
不过也就是片刻功夫,宋军高级将领也就释怀了。
“臣谢陛下夸奖。”
虽然时隔数年时间不曾上手,但阿里海牙对于自己的手段还是很有自信的。
然而,赵昺并未给阿里海牙多少得意的机会。
在宋军展示了各种新式火器的强大威力之后,阿里海牙的呼吸开始变得沉重,眼神中不时流露出难以置信和丝丝恐惧,偶尔又带着几分期待,显得异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