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上前扫了几眼,将奏书分装。
一边跟阿政赔罪,“是我的不是,还让阿兄等我。”
阿政轻笑。
“无妨,罚你今日温鼎少吃点肉。”
琇莹闻言点头,与他说起上午的事。
“我今日起早,罚了硕和济。”
不说正事,他总是充满悬念的开口,好让这件不太大的小事也充满兴味,可以搏他阿兄一笑。
看似二人闲谈,其实也不过依旧是他的自言自语。
因为王专于政事,只会轻轻地看他一眼,旋即收回目光。
但他说得有意思,王会勾起唇。
琇莹甚至知道他会在他说起哪句时笑。
他偶尔会用余光轻瞥他的阿兄,王会轻而易举的捕捉他的眼睛,收起唇角的细碎笑意,然后慢悠悠的指了指他面前的书案。
坏孩子,再看,就去抄书。
琇
莹其实平日不太多话,他喜欢将人划个线,一方是亲近,另一方是旁人。
对不熟悉的旁人,真实的反应更是不爱搭理,相当冷淡的。就算面上常带笑,也大多是做个面具样,好让有用处的旁人放松与他交谈。
哪怕对亲近的人,他一直平易近人,温雅柔和,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某些时刻会怕他。
他沉下脸,几乎让人幻视陛下。
他平日不会生气,可触及到底线时,没人敢承受怒火。
就像硕,在他发火的时候,几乎不敢靠近。
硕是相当羡慕王上的,因为公子的底线具象化就是王上和大秦。所有的人都说王上宠爱公子,可依他之见,王上心里的排序肯定是相反的。
而公子对王上不必是几乎,而是就是予取予求,纵容到一种陛下要星星,他不会去扯月亮的地步。
若要他公子在大秦和王上里选,也是王上≈gt;大秦。
他伴公子多年,自然知道公子多些。
他公子是足够温柔的,他的慈心可以予万民,他善良知人心,解人情。
可他都不是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代称。
那一群人加上一起才凑成他的仁慈。
说白了,公子就是性子冷淡,他向往稳定,几乎是推拒任何人的亲近,他喜欢适当的距离。
所以这样性子冷淡的人竟可以如此炽热的燃烧,希望彼此没有距离,希望什么都与陛下分享,真的让硕都吃惊。
琇莹不知道,他若是知道他的想法,估计会傲娇的轻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