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太远了,就用机翼语言。
“我1架击落!”
“我和郑少愚,联手击落1架。”
“我2架!”
董明德在战斗机里面,左手高举,比划着一个剪刀数字‘二’。
此时的董明德,心里面是如此的高兴。
这场空战,终于没有杜剑南那如山一般威压的身影。
证明了离开了9大队,他董明德指挥的4大队,依然如同高志航,李桂丹当大队长一样。
所向披靡!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
假如不是杜剑南在竹叶山率先发动攻击,逼迫113中队跟进。
不但王家墩,南湖,珞珈山会沦入一片火海废墟。
他的22,23中队的伊-152,可能连飞不到南昌,就得全军覆没的往地上‘下饺子’。
“39架,少了12架?”
“有3架伤返机场。”
“21中队1架牺牲,1架跳伞,1架返场。”
“22中队1架跳伞。”
“23中队2架牺牲,1架返场。”
“17中队1架牺牲,1架返场。”
“25中队1架牺牲,2架跳伞。”
“鬼子飞行员一个都没跳伞,有几个带火跳的没有打开降落伞。”
战果在空中很快就得了出来。
暂时不考虑苏军113中队的战果,——不过既然逼迫日军轰炸机提前郊外弃弹,狼狈逃窜,不用说,一定打得很疼!——,只是在战斗机攻击战场。
中日战机战损为,9比11。
飞行员战死为,5比11。
中国空军,也是一场胜仗。
此时,4大队,17中队,25中队,既有战友牺牲的悲痛,更有再一次战胜鬼子航空兵的大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