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驾那日只有萧何在,其他嘴上说要来接驾的外派臣子都脱不开身。甚至就连辽东太守都有点蠢蠢欲动,想去边境防线看看那头仗打得怎么样。
幸而陛下没有升起对交战前线的好奇,否则群臣就要思考该怎么劝说陛下不要以身涉险了。
李丞相自从见到萧何之后就忙了起来。
为了不叫年轻的后浪萧何把他比到地下去,李斯就得在东胡之事上多出点力。
游牧民族相关的律法是他李斯撰写的,之前针对的是匈奴,和东胡不是非常适配。
问题不大,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再修改一番。好让陛下和殿下看看,大秦没有他李斯不行,什么萧何张良的都比不过他。
李丞相斗志昂扬地加班去了。
史官感慨了一句:
“真是老当益壮啊!”
六十多快七十岁的老人家了(),跟着陛下一路巡游过来?[((),不仅没生病,还这么精神抖擞。
丞相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史官悄悄去问蒙毅:
“你说冯相回回都坐镇咸阳,真的是因为抢不过李斯、拿不到伴驾的机会。还是他觉得自己体力不行怕病在半道上,故意不和李相争抢?”
蒙毅:你要是这么问的话……
蒙毅以前没往这边想,现在也开始陷入了沉思。
毕竟冯去疾虽然年纪没李斯那么大,可也不算小了。先秦时期上了四十都能算步入老年,冯去疾可不止四十。
不过四十和四十也是有区别的。
有的人四十看着像五六十,有的人四十看着像二三十。
年龄相仿的始皇帝陛下和萧何站在一块,完全不像同龄人。虽然也没到差辈的程度,但还是挺打击人的。
萧何以前觉得自己保养得还行,天生不怎么显老,现在瞧着觉得也就那样了。
和始皇谈完公事之后。
陛下突然想起一事:
“朕记得你与曹参、刘季都是同乡?”
好像关系还不错的样子。
萧何心中一凛,不知陛下为何问起这个,难道是担忧他们结党营私吗?
然而始皇却提起另一件事:
“刘季在会稽做太守做得不错,朕有意调他入京。可他仿佛并不愿意来咸阳任职,你可知是为何?”
大部分臣子都愿意做个天子近臣,像刘季那样就爱扎根地方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武将,少数文臣则是嫌弃在都城太危险,毕竟伴君如伴虎。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臣子觉得在地方上天高皇帝远,方便自己为所欲为。
始皇意味深长地打量萧何,试图从他的反应里窥见他那好友刘季的想法。
萧何冷汗都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