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从来不会对我这么不耐烦的(),果然长大了就没好事。大太子就不如小太子受宠3()3[(),更何况我还是个老太子。”
语气颇像是在说自己年老色衰,已经不得帝心了。
始皇按了按突突直跳的额角:
“好好画你的画,哪儿来那么多话!”
方才是跟阴嫚学的口吻,这次又是跟谁学的?好的不学净学坏的,什么话都敢乱学,上次口无遮拦说昭襄王的那个教训还没吸取到是吧?
当过皇帝的儿子就是不好教。
别的君王还知道谨言慎行,哪怕大权在握也会注意言辞。
扶苏不一样,他以前也是注意言辞的。直到那次用御驾亲征威胁了群臣之后,他尝到了甜头。
原来不顾别人死活是这么地快乐。
之后秦一世就一发不可收拾,每每朝会都能语出惊人。
嘴贱习惯了,他又是个皇帝别人拿他没办法。一十年来扶苏一直这么过的,重生才几年就指望他改掉坏毛病,根本没可能。
更何况这辈子他也是太子啊,只要顾虑父亲一个人就行了。所以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想改。
像上次对御史说的“你嘴太欠才招人恨”都是小意思了,前世那会儿扶苏还问过要撞柱死谏的御史大夫是不是在作秀。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世陛下死活不肯给自己修皇陵,非要给始皇帝陪葬。
说他觉得葬在骊山陵附近就挺好的,以后的大秦皇帝都可以跟他学。大家一起簇拥着始皇帝,让老祖宗九泉之下也能儿孙绕膝。
始皇帝本鬼:大可不必!!!
可惜没有人能看见始皇帝陛下,只有臣子被搞得焦头烂额。
说实在的,扶苏刚登基那会儿他们就开始催皇陵了。可是陛下左一句“骊山陵还没完工”,右一句“玄宸宫也还在建”,反正就是抽不出人手来给他自己修陵。
偏偏扶苏陛下又是个出了名的病秧子,大家都担心他下一刻人没了,这皇陵当然是越早修越好。
不然也得和始皇一样,遗体都送进地宫了,匠人还在加班加点地赶工。闹得始皇帝在地底下也不安生,毕竟遗体隔壁不远处就是在建的工地,整日里哐啷啷的。
好不容易骊山陵和玄宸宫都修完了,总算可以给一世陛下修陵了吧?
扶苏:朕!不!修!
谁劝都不好使,铁了心要给父亲陪葬。
别说臣子了,始皇帝在旁边也看得着急上火。
不修皇陵不仅是帝王脸面的问题,寻常陪葬坑太不安全了。没有地宫的话陪葬品很难护住不说,遗体都有可能遭到盗墓贼的凌-辱。
这让始皇如何能够接受?
老臣要死谏时,始皇虽然很腻歪这种以性命相逼的谏言方法,但不得不承认有些法子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始皇帝在精神上支持这位御使大夫。
()然而他的好儿子却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