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按照你这么搞也行,在许多行业的战略发展方面,你的眼光比许多专家要强很多。”
朱建生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赶紧帮忙搞一批人马给到岭南半导体,这才是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和老丈人谈完工作上的事情,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个饭。
第二天,朱建生就开始落实半导体人才的招募事情。
结果这一问,还真是让他问到了不少的东西。
这段时间,电子工业部那边正好在重组一些半导体研究所和工厂,想要在这个领域上做出点成绩出来。
不过任何时候的重组,肯定都会有一些人是不如意的。
并且人员的安排也是会有一些麻烦。
“小江,这一次电子工业部那边准备把742厂和1424研究所在江南的分所进行重组,成立微电子联合公司。”
“两个机构的重组,肯定不可能是让两个机构原本的领导都继续成为新公司的领导。”
“有些人的职位会有所下降。”
“比如742厂的厂长会成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几名副厂长,有一些可以成为新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一些却是只能成为某个部门的负责人。”
“1424江南分所那边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走关系,想要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位置。”
“但是上级想要重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半导体产业,不是为了更好的安置人员,肯定是有一些人的位置没有办法得到妥善的安排。”
“我打听了一下,有两个关键人物,你可以去沟通一下。”
朝中有人好办事。
像是这种重组的事情,在没有正式公布之前,外面的人是不清楚的。
至于重组过程当中一些职位安排以及背后的事情,你不是内部人士就更加不清楚了。
甚至就是742厂内部的普通员工,也不可能了解这些信息。
但是朱建生只是简单的打了几个电话,就搞定了这些内容。
还打听到了哪几个人的职位安排会不顺心。
这个时候,岂不就是最好的挖人时候?
“那太好了,是哪两个关键人物?”
江辉没想到老丈人的办事效率那么高。
自己这边刚刚开始岭南半导体的筹建工作,老丈人就已经把目标人选给自己了。
“一个是是742厂的副厂长,叫做张少华,是六十年代初期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在742厂里头颇有威望,懂技术也懂管理,不过不是很善于向上沟通,这一次重组之后被安排成为新公司工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