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这款重卡的名字,我们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霸龙系列重卡。”
“第一款产品为霸龙100,将来不断的升级换代,开发出载重12吨到24吨的不同型号,牵引重量更是可以直接翻一番。”
“霸龙重卡,必将打破我们华夏的卡车格局,让我们的重卡技术跟国际先进水平快速接轨。”
朱建生说的掷地有声,让胡勇和周建都听了很激动。
国内现在确实是非常需要一款重卡,但是引进技术又没有哪个巨头给的方案是让大家满意的。
依靠一汽、二汽又有点靠不住。
现在首都理工大学突然冒出来,表示他们的校办企业理工特种车辆厂准备进军重卡,要成为华夏最大的重卡企业。
这绝对是大好事啊。
原本大家寄以厚望的工厂,连画大饼都不敢给上级画,更加不用说给大家具体的希望了。
反倒是大家完全没有想到的理工特种车辆厂冒了出来。
就冲着朱建生敢给大家画大饼,胡勇和周建都会支持他。
更加不用说首都理工大学作为国内现阶段车辆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影响力最大的一家高校,实力还是很让大家期待的。
毕竟之前已经有那么多的成果。
特别是悍马军车,在南疆那边的表现非常的优秀,很是受到了不少队伍的赞扬。
“按照你们的规划,霸龙100将会在哪一年量产?”
周建知道重卡没有那么容易搞出来,他还是愿意给首都理工大学充分的时间的。
按照他心中的预期,四五年内可以大规模的量产,其实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
没想到朱建生直接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目标,“领导,按照我们的规划,霸龙100重卡在明年之内完成所有的零件设计并开始样件制作,在1985年生产多批次的样车进行各种环境下的多种测试,最终在1986年之内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甚至希望在1985年之内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这种大日程上面的信息,肯定是会被人问到的,朱建生在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有了洲际导弹发射车的开发经验,朱建生对于搞定霸龙100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实在不行,碰到什么困难的时候也可以找江辉好好的聊一聊,看看江辉能够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国外的重卡的维护性能普遍都非常的不错,你们的霸龙100也不用操之过急,多下点功夫把各种零件都设计的完美一些,让我们的司机也可以不需要经常停车修车。”
朱建生给的日程信息在胡勇看来是很紧张的,要是为了满足日程而影响了重卡的质量,在胡勇看来就有点不值得了。
所以听了朱建生的汇报之后,他不仅没有指示要提前一下霸龙100的量产时间,反而是希望朱建生能够注意重卡的质量问题。
现阶段华夏能够生产的工业产品,其实也是挺多的。
但是不少产品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质量不是特别的好。
汽车行业上面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毕竟车子要是在半路上出了问题,有的时候是会要人命的。